大义炯如新,千年报国身。
宁从东海死,不作帝秦人。
大义炯如新,千年报国身。
宁从东海死,不作帝秦人。
注释
- 大义:指坚定的正义和原则。
- 炯如:明亮如。
- 新:新鲜,这里可能是指正直未变。
- 千年报国身:表示愿意为保护国家而牺牲自己,历经千年。
- 东海:古代中国以海洋作为国家的界限,此处可能象征广阔的胸怀或无惧生死。
- 宁从东海死:宁愿在大海中死去。
- 帝:帝王,皇帝。
- 秦人:古代指陕西地区的人,这里可能比喻忠诚的臣子。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次韵颜运使伏龙山诸葛祠堂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以及他坚定不移的大义观。诗人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诸葛亮的忠诚和牺牲精神。
“大义炯如新”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的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操,如同新月般明亮,始终不改。接着的“千年报国身”进一步强调了诸葛亮为了国家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跨越了千年仍被传颂。
诗的后半部分,“宁从东海死,不作帝秦人”,表达了诗人宁可选择死亡也不屈服于权势的决心。这里的“东海”象征着宽广的天空,而“帝秦人”则暗指那些趋炎附势、出卖国家的人。这一对比强烈的表达,彰显了诗人对正直和忠诚的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忠诚与背叛的激烈讨论。
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赞颂,也是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高度赞扬。通过对诸葛亮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真正的英雄总是那些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