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来已三白,诗唱当再和。
方无望其有,既有不可奈。
方卑看成高,既高还易堕。
妇言天雨米,安得箕可簸。
儿言天雨玉,安得刀可瑳。
粉厚婢思涂,面粗僮欲磨。
茗尘吾自啜,榆荚邻俾货。
我马玉山禾,饥甚睎可剉。
我客金城毡,寒甚睎可坐。
欲出无人踪,且起复且卧。
欲行无地皮,疑坎复疑坷。
下铺鹅肪璧,千里无点涴。
上张狐腋裘,六合无罅破。
仕者有远谋,来年卜农课。
贫者怀近忧,眼下不救饿。
书生于其间,俯吊而仰贺。
【译文】
白云已三次飘来,我再次唱起诗篇。
既然希望它出现,又何必苦苦追求?
既然希望它升高,却又害怕它坠落。
妇言天降米雨,如何能簸去尘埃?
儿言天降玉雨,如何能磨出光泽?
粉厚婢女欲涂面,面粗僮仆欲磨光。
茶水自饮自啜香,榆荚邻居卖铜钱。
我骑马如玉山般高大,饥饿时可砍柴煮饭。
客人穿着金城毡裘,冷时可坐炉火旁。
想要外出无人跟随,起身后躺下再睡一会。
想要出门无地可踏,怀疑坑洼又疑坎坷。
下面铺上鹅黄的璧玉,千里路上没有一点污点。
上面张着狐腋皮衣,天地间没有缝隙破损。
有远谋的人仕为官,明年计划种田收租税。
贫者担心眼前饥荒,眼下不救饿得难忍。
书生在这中间,仰观俯察都欢喜。
【赏析】
此诗作于元丰二年(西元一〇七九年)冬,作者任徐州通判。诗人在诗中有感而发,以咏雪之笔写其对现实的看法和感受。
首二句“云来已三白,诗唱当再和”,是说雪花已经飘落三次了,我还要唱起诗篇再和应。这两句是说雪花飘落了三次,自己要再吟诗唱和。这两句中“云”与“白”、“诗”与“再和”之间构成一个因果关系,表明了作者对于雪花飘落的感慨。
第三四句“方无望其有,既有不可奈。方卑看成高,既高还易堕。”是说本来没指望会有,既然有了又不能奈何。本来很低的地方看成了很高,一旦高了就很容易掉下来。这三句是说,原本以为不会有事,但事情却出乎意料地发生了。这两句表现了作者的无奈和焦虑。
接着八句“妇言天雨米,安得箕可簸。儿言天雨玉,安得刀可瑳。”是说妇女们说天上下米粒,怎么用簸箕去簸?孩子们说天上下玉石,怎么能用刀去磨光呢?这两句是说,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表象,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因而无法理解事物的真实面貌。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认识事物的局限性的批评。
第六八句“粉厚婢思涂,面粗僮欲磨。”是说皮肤白皙的女人想涂抹粉,皮肤粗糙的男人想磨光脸。这两句表现了男女之间在外貌上的不同追求。这两句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的崇尚和对美的追求。
第九句“茗尘吾自啜,榆荚邻俾货。”是说茶水自饮自啜香,榆荚邻人拿来卖钱。这两句是说,茶水自饮自啜香,榆荚邻人却拿来卖钱。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批判。
第十句“我马玉山禾,饥甚睎可剉。”是说我的马像玉山一样高大,饥饿时可砍柴煮饭。这两句是说自己拥有如此高的马匹可以代耕务农。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农业的重视和对于农民劳动的尊重。这两句体现了作者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于农民劳动的尊重。
第十一句“我客金城毡,寒甚睎可坐。”是说我的宾客穿金城毡裘,寒冷时可坐炉火旁暖和。这两句是说,自己的宾客穿着金城毡裘,在寒冷的天气里也能找到温暖的地方取暖。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于宾朋的关心和照顾。这两句体现了作者对宾客的关怀和重视。
第十二句“欲出无人踪,且起复且卧。”是说想要出去却没有人跟随,起身后又躺下再睡一会。这两句是说自己想要出去却没有人陪伴。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在仕途上遇到困难时的无奈和无助。
第十三句“欲行无地可踏,疑坎复疑坷。”是说想要出行却没有地方可以走,怀疑坑洼又怀疑坎坷。这两句是说,想要出行却没有地方可以走,而且道路也充满了危险。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出行安全的担忧和对于道路安全的忧虑。这两句体现了作者对于出行安全的担忧和对于道路安全的忧虑。
第十四句“下铺鹅肪璧,千里无点涴。”是说下面铺垫的是鹅黄色的璧玉,千里路上没有一点污点。这两句是说,下面铺垫的是鹅黄色的璧玉,即使行走万里也不会沾污。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自己行程平安的期待和对自己旅途安全的信心。这两句体现了作者对旅行安全的自信。
第十五句“上张狐腋裘,六合无罅破。”是说上面张着狐腋皮衣,天地间没有缝隙破损。这两句是说,上面穿着狐腋皮衣,即使在天地间也没有缝隙破损。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旅途安全的高度自信。这两句体现了作者对于旅途安全的高度自信。
最后两句“仕者有远谋,来年卜农课。”是说做官的人有长远的打算,来年要征收农业税。这两句是说,做官的人有长远的打算,来年要征收农业税。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农业的重视。这两句体现了作者为国家大事操心和对农业的重视。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对农业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雪花飘落、人生际遇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对于官场生活的失望以及对农业的重视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注。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开阔深远,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