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宫夜梦朱轮蹄,晓占熊虎嬉磻溪。
鱼竿没浪豹韬出,金印斗大封全齐。
百年梁柱出公族,外间国子中高徯。
敬仲子孙尽鸾鹄,太岳廪廪卑凡黎。
共惟太尉安国侯,庞眉绣黼游金闺。
栽兰种玉一千顷,芳润衮衮生春畦。
青齐百郡涴膻酪,无地可驷金狻猊。
敖曹兄弟年正少,仰见赤日东方隮。
丈夫江南云水客,肯受蠛蠓幽瓶醯。
豹辞重雾气吞虎,犀脱九渊光骇鸡。
于湖故是髯奴垒,蝇棘岂堪高凤栖。
群仙竞乞紫霞佩,凡虎不断青云梯。
清都太微觐玉座,绿章读罢天为低。
英风爽气动瑶阙,消得君王羹駃騠。
寿州属县董生里,小却去偃边城鞞。
一州茆竹变桑苎,淮流不尽青玻璃。
人言赐尽须一丈,不然尺二韩侯圭。
谁知尚欠峡山梦,清江万里随凫鹥。
吏民莫作太守看,天子命我苏旄倪。

上安抚高大卿五十韵

诗句:

  • 酆宫夜梦朱轮蹄,晓占熊虎嬉磻溪。
  • 鱼竿没浪豹韬出,金印斗大封全齐。
  • 百年梁柱出公族,外间国子中高徯。
  • 敬仲子孙尽鸾鹄,太岳廪廪卑凡黎。
  • 共惟太尉安国侯,庞眉绣黼游金闺。
  • 栽兰种玉一千顷,芳润衮衮生春畦。
  • 青齐百郡涴膻酪,无地可驷金狻猊。
  • 敖曹兄弟年正少,仰见赤日东方隮。
  • 丈夫江南云水客,肯受蠛蠓幽瓶醯。
  • 豹辞重雾气吞虎,犀脱九渊光骇鸡。
  • 于湖故是髯奴垒,蝇棘岂堪高凤栖。
  • 群仙竞乞紫霞佩,凡虎不断青云梯。
  • 清都太微觐玉座,绿章读罢天为低。
  • 英风爽气动瑶阙,消得君王羹駃騠。
  • 寿州属县董生里,小却去偃边城鞞。
  • 一州茆竹变桑苎,淮流不尽青玻璃。
  • 人言赐尽须一丈,不然尺二韩侯圭。
  • 谁知尚欠峡山梦,清江万里随凫鹥。
  • 吏民莫作太守看,天子命我苏旄倪。

注释:

  1. 酆宫夜梦朱轮蹄 - 描述夜晚梦见自己乘坐朱红色的车,马蹄声如鼓。
  2. 晓占熊虎嬉磻溪 - 早上醒来时,仿佛能听到熊虎嬉戏的声音,感觉如同回到了磻溪。
  3. 鱼竿没浪豹韬出 - 使用钓竿捕鱼时,似乎能看到潜藏在水中的豹形宝物。
  4. 金印斗大封全齐 - 获得巨大的金印,象征着对整个齐国的统治或权力。
  5. 百年梁柱出公族 - 象征着家族中出现了能够支撑国家的人物。
  6. 敬仲子孙尽鸾鹄 - 敬仲的后代都成为了高贵的人,像鸾鸟一样尊贵。
  7. 太岳廪廪卑凡黎 - 太岳山庄严雄伟,而普通人则显得平凡。
  8. 共惟太尉安国侯 - 共同怀念的是太尉、安国侯这样的高级官员。
  9. 庞眉绣黼游金闺 - 形容其面容严肃庄重,身穿锦绣,行走在华丽的宫廷中。
  10. 栽兰种玉一千顷 - 形容种植了大量的兰花和玉石。
  11. 芳润衮衮生春畦 - 芳香湿润的空气弥漫着,如同春天的土地一般肥沃。
  12. 青齐百郡涴膻酪 - 青色的齐国被污染了,就像羊圈里的羊肉沾上了膻味。
  13. 敖曹兄弟年正少 - 敖曹兄弟年纪还轻,意指年轻有为。
  14. 仰见赤日东方隮 - 仰望太阳,感受到它的光辉照耀大地。
  15. 丈夫江南云水客 - 形容某人像江南的水鸟一样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16. 肯受蠛蠓幽瓶醯 - 不愿意受到蛆虫和小虫的侵扰,追求高尚的生活品质。
  17. 豹辞重雾气吞虎 - 形容人的力量强大,能吞下猛虎。
  18. 犀脱九渊光骇鸡 - 形容人的智慧深不可测,连九渊的深渊都能轻易穿透。
  19. 于湖故是髯奴垒 - 于湖曾是髯奴聚集的地方,现在却变得荒凉。
  20. 蝇棘岂堪高凤栖 - 苍蝇和荆棘岂能容得下高飞的凤凰。
  21. 群仙竞乞紫霞佩 - 许多仙人争相索取紫色的霞帔作为装饰。
  22. 凡虎不断青云梯 - 普通的虎不能超越那些高高在上的梯子。
  23. 清都太微觐玉座 - 在清都太微殿上见到了皇帝的座位。
  24. 绿章读罢天为低 - 读完绿色的诏书后,天地似乎都为之低头。
  25. 英风爽气动瑶阙 - 英风飒爽,使得皇宫中的门楼都为之震动。
  26. 消得君王羹駃騠 - 这种英姿足以让君王为之倾倒。
  27. 寿州属县董生里 - 在寿州的管辖范围,有一个名叫董生的村落。
  28. 一州茆竹变桑苎 - 这个州的所有茅草竹子变成了桑树,形容变化之大。
  29. 淮流不尽青玻璃 - 淮河里的水流不尽,犹如晶莹剔透的青玻璃。
  30. 人言赐尽须一丈 - 人们传言赐予的赏赐已经达到一丈的长度。
  31. 不然尺二韩侯圭 - 否则就是一块价值两尺的韩侯圭玉。
  32. 谁知尚欠峡山梦 - 谁知道还有未完成的三峡之梦?
  33. 清江万里随凫鹥 - 清江之水万里流淌,伴随着凫鹥(即野鸭)自由翱翔。
  34. 吏民莫作太守看 - 官吏和民众不要将太守当作眼中钉、肉中刺看待。
  35. 天子命我苏旄倪 - 天子任命我为旄倪,意为崇高的地位。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统治者形象及其治理下的繁荣景象。诗中运用了各种修辞技巧,如比喻、象征、排比等,使得诗歌语言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生动展现了一个理想的政治蓝图。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治理和个人抱负的追求与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