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怀谁与俦,风月兹吾赏。
好景会人心,宿约每不爽。
蓐收溅明河,玉露洗穹壤。
肃肃夜气寂,皎皎素沆漭。
飞出未半弓,已照天地广。
兹夕岂易得,久矣俟清赏。
云师谁尔忤,屏翳蔽虚敞。
万事不可必,变化如反掌。
太清一滓秽,幽娥动悬想。
谁为披层霄,快哉心技痒。
闻君洗瓦盏,倒游有馀盎。
何当数列炬,酣歌散清响。
有月固来游,无月须一往。

【注释】

1.建炎庚戌: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的中秋节。庚戌,指阴历八月九日或十月初六,即中秋。中秋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值秋暮冬初,故名“中秋”。

2.赏:观赏之意。

3.顽云:厚重的云雾。

4.兹:此。

5.宿约:夜游之约。

6.蓐收:神话中西方天的刑神,又称金天氏,掌管刑罚。

7.玉露:晶莹的露珠。

8.肃肃:寂静肃穆的样子。

9.太清一滓秽:太清即天空,尘垢也即尘埃。滓秽,污浊之物。

10.幽娥:指嫦娥。

11.披层霄:飞上高空。

【赏析】

此诗为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中秋所作,与同官相期于月下。首联写诗人在中秋之夜与同僚相约赏月,并作了一首诗以示纪念。颔联以下各联皆写诗人观月之景及所感。

全诗以赏月为线索,写诗人在中秋之夜与同僚相约赏月,并作了一首诗以示纪念。诗中多处运用典故,如“蓐收”“玉露”“屏翳”等,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小诗,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既有对明月的赞美,又有对友情的歌颂,展现了作者高洁的品格和深厚的情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