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清泉眼,几斛涵苍苔。
瓮盎日夜至,长满莫可涯。
天旱不知竭,众流起黄埃。
淘绠乾未定,能使沴气开。
庙祠失根柢,故老奠酒杯。
蚕民咒枣栗,千斤意徘徊。
儿童惯冷暖,预知春秋来。
临之鉴须眉,方鉴无煤炱。
窟穴若喉吭,我疑吐云雷。
何当鞭蜃螭,与国驱旱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描述了灵井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观。
- 诗句与译文:
何年清泉眼,几斛涵苍苔。
(何年/几斛/涵苍苔) —— 这四句诗表达了对灵井清澈泉水的赞美,以及泉水滋养大地的情景。瓮盎日夜至,长满莫可涯。
(瓮盎/日夜/长满/莫可涯) —— 此句描绘了灵井水瓮的盛况,水瓮里装满了水,但仍然源源不断地涌出。天旱不知竭,众流起黄埃。
(天旱/不知竭/众流/起黄埃) —— 这句诗反映了在干旱时期,灵井的泉水依然充沛,为周边带来了希望。淘绠乾未定,能使沴气开。
(淘绠/乾未定/能使/沴气开) —— 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灵井水的神奇力量的赞美,认为它能够化解不利的气候条件。庙祠失根柢,故老奠酒杯。
(庙祠/失根柢/故老/奠酒杯) —— 这句诗描绘了由于干旱,庙祠失去了其根基,而老人则用酒祭拜以示敬意。蚕民咒枣栗,千斤意徘徊。
(蚕民/咒枣栗/千斤/意徘徊) —— 这句诗反映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蚕民因缺水而咒骂枣栗树。儿童惯冷暖,预知春秋来。
(儿童/惯冷暖/预知/春秋来) —— 这句诗描绘了儿童们已经习惯了季节的变化,并且能够预测春天的到来。临之鉴须眉,方鉴无煤炱。
(临之/鉴须眉/方鉴/无煤炱)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灵井水质清澈的赞美,认为它是观察自然的最佳工具,没有杂质。窟穴若喉吭,我疑吐云雷。
(窟穴/若喉吭/我疑吐云雷) —— 这句诗通过比喻,将灵井比作喉咙或咽喉,暗示着其巨大的潜力和能量。何当鞭蜃螭,与国驱旱灾。
(何当/鞭蜃螭/与国/驱旱灾) ——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的愿望,希望能用灵井的神奇力量来驱赶干旱,保护国家免受旱灾的侵害。
-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灵井的描述,展示了其自然美、人文价值以及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灵井描绘成一处充满生命力和希望的地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敬畏和对于人类生活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