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墙东之美酒,得妙用于六物。
三危露以为味,荔支绿以为色。
哀白头而投裔,每倾家以继酌。
忘螭魅之躨触,见醉乡之城郭。
扬大夫之拓落,陶徵君之寂寞。
惜此士之殊时,常生尘于尊勺。
【注释】
- 王墙东:指洛阳,洛阳在东汉时为皇宫所在地,故称。
- 六物:酒、肉、鱼、菜、果、酱,合称“六味”。
- 三危露:指天山的雪水。
- 荔支绿:指荔枝绿色。
- 哀白头而投裔:形容人因愁苦而发白,头发全白了。
- 螭(chī):龙的一种,形状像猪,有角,能喷火。魅:鬼怪。躨(lìn):疾速行走的样子。
- 醉乡之城郭:指美酒使人忘记一切,沉醉不醒。
- 扬大夫:指扬雄。陶徵君:指陶渊明。
- 士之殊时:指诗人自己与陶渊明所处的不同时代,时代不同,境遇也不同。
- 常生尘于尊勺:意谓诗人饮酒常常喝到发醉,以至于酒杯中常有酒渣。
【赏析】
《对酒》是一首七言古诗。诗人借酒抒怀,以酒喻志,抒发了对人生短暂、光阴易逝,以及人生富贵无常、功名利禄终归虚无的感慨。
首联写王墙东之美酒得妙用。王墙东即洛阳,洛阳在东汉时为皇宫所在地,故称。美酒得妙用,就是善于运用。
颔联写王墙东之美酒的特点。三危露指天山的雪水,荔支绿指荔枝绿色。三危露和荔支绿,都是酒的原料。
颈联写饮酒的人的心情。白头而投裔,倾家以继酌,意思是说头发都变白了,还不停地喝酒,倾家荡产地喝酒。忘螭魅之躨触,意思是说忘掉那些鬼神的骚扰,看到醉乡之城郭,意思是说看到了醉乡。
尾联写诗人自己的感慨。扬大夫,指扬雄;陶征君,指陶渊明,诗人自比扬雄,自比陶渊明。惜此士之殊时,意思是说遗憾自己和陶渊明处在不同的时代,时代不同,境遇也不同。常生尘于尊勺,意思是说常常喝到发醉,以至于酒杯中常有酒渣。
这首诗通过描写王墙东之美酒的制作过程及其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功名富贵的淡薄态度。全诗风格古朴自然,感情真挚感人。
译文:
王墙东的美酒,得之于巧妙的应用各种原料。
天山的雪水作酒液,荔枝作颜色。
白发老翁悲戚万分地离去故乡,常常倾空家业来饮酒。
忘却了鬼神的骚扰,看到了醉乡的景象。
自比扬雄,又自比陶渊明。
感叹自己和陶渊明处在不同的时代,时代不同,境遇也不同。
常常喝到发醉,以至于酒杯中常有酒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