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瓯楼在碧江隈,楼下江声寂寞回。
【注释】
瓯,古代盛酒的器具。
隈、回:指水势曲折处,此处指江流。
【译文】
击瓯楼坐落在碧绿的江边,楼下江水声声寂寞地回旋。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登楼远望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之情。全诗意蕴深远,意境清幽,含蓄深沉,耐人寻味。首句“击瓯楼在碧江隈,楼下江声寂寞回”,写诗人登上高楼,放眼远眺,但见青山如黛,碧波荡漾,而楼下的江水,却显得异常寂静,只有那悠扬的水声在回旋,这两句中,作者用“击瓯”来代指“击壶”,即借以自娱自乐之意。诗人站在击瓯楼上,面对浩渺无边的江水,心情十分舒畅。他似乎听到了远处渔夫的歌声,又似乎看到了岸边垂钓的人。然而这一切,都随着江水的流逝而消失,于是诗人不禁感到怅惘。
第二句“楼下江声寂寞回”,紧承前句而来,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登楼时的心境。诗人听到的只是一片寂然的江声,没有看到江上的景色。这一句是虚写,是诗人从自己的感受中想象出来的。这一句中,诗人用“寂寞”来形容江声,突出了江声的空灵、缥缈;同时,“寂寞”一词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
第三句“江上晚来风景异”,紧承第二句而来,进一步点明诗人的登高远望之目的。诗人登上击瓯楼以后,视野开阔,自然想到了自己家乡的风景变化。这句诗中,“江上晚来”是指傍晚的时候,“风景异”则是指风景发生了变化。这里的“风景”二字是泛指景物。诗人通过“风景异”,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万里归船弄长笛,几时到得打鼓滩?”两句是诗人在击瓯楼上眺望江面时产生的遐想和憧憬。诗人想象着自己乘坐着归船,在江面上悠然自得地吹奏着笛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抵达打鼓滩。这两句诗中,诗人想象中的归船、长笛、打鼓滩都是虚无飘渺的景色,它们构成了一种超现实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内心对故乡、对亲人的深深思念。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对大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