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重晓未觉,日高融始寒。
空墙半根湿,落叶片声乾。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分析概括诗歌内容要点、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及情感的把握,重点考核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一般考核诗词中的情感,答题时注意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中的意象。

“霜晓”:即晨起见霜之晓。首句点明时令是深秋。

“霜重晓未觉,日高融始寒”,这两句写深秋清晨,天刚蒙蒙亮时,霜气很重,还未感到寒意;等到太阳升到最高处,天气转寒,这才觉得冷了。这两句写出了深秋气候的寒冷,为下文描写落叶作铺垫。

“空墙半根湿,落叶片声干”,这是写秋风扫过空荡荡的高墙,带起了几片落叶,它们在空中翻飞着落下,又随风飘到了地上,落在地面上,又发出了沙沙的声音,声音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不见了。诗人在描写落叶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孤独、落寞的情感。

【答案】

译文:

清晨醒来,看见满院霜白,却浑然不觉;待太阳升高,天气转寒,才感到凉意。

高高的空墙,半截被露水打湿,落叶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又发出沙沙的声音,最后落到地上就消失了。

赏析:

这首诗以“霜晓”为题目,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

首句写“霜早”。次句写“日高”。前句写霜重,后句写日高,两相对照,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秋寒的特点。

第三句写高墙之上,有半截被露水打湿的树叶。这半截叶子与前两句的“霜”、“晓”相呼应,更增添了秋意。

后四句写落叶纷纷落地的场景,落叶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又发出沙沙的声音,最后落到地上就消失了。诗人在描写落叶的同时,也抒发了内心孤独、落寞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