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下一枝梅,欲开犹未开。
浑如玉冠子,戴月上琼台。

通过烛光映照下一枝梅花,诗人杨万里想象着梅花欲开未开的景象。他比喻这梅花如同戴玉冠的子,又像是月亮上的琼台。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烛下一枝梅,欲开犹未开。
    浑如玉冠子,戴月上琼台。

  2. 逐句翻译

  • “烛下一枝梅,欲开犹未开。”:在烛光下,一枝梅花,它开放的姿态仿佛尚未完全展现。
  • “浑如玉冠子,戴月上琼台。”:它宛如佩戴着玉冠,又好像在明亮的月光中登上了高台。
  1. 注释解释
  • “烛下”:在烛光下。
  • “欲开犹未开”:想要打开但又还未打开。
  • “浑如玉冠子”:就像戴着玉制的冠子一样。
  • “戴月上琼台”:仿佛是在月光照耀下的高台上。
  1.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和梅花的形象。诗人以“烛下一枝梅”开篇,用“欲开犹未开”形容了梅花的娇羞与含蓄,给人以静谧而又期待的感觉。接着,“浑如玉冠子”,诗人用玉石来比喻梅花,赋予了梅花一种高贵而纯洁的气质,使得梅花显得更加生动、美丽。最后,“戴月上琼台”则形象地描绘了月亮高挂,照亮了梅花的高峻之处,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整体上,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的审美情趣,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而美好的夜晚,感受到梅花的美丽与坚韧。

《烛下梅花二首·烛下一枝梅》不仅是一首赞美梅花的诗作,也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美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杨万里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他在诗词创作中追求意境与情感表达完美结合的艺术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