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亭压波面,屹若抃灵鳌。
浮蚁酡颜数,飞鸿送目劳。
吏围披簿领,僧伴话风骚。
何日登悬榻,州民刺有毛。

【注释】

①建溪:即闽江,发源于福建武夷山。②亭:指勤公亭,在福州市鼓楼区南后街。③屹:站立。④抃(biàn)灵鳌:指鳌鱼,古代传说中能负山的巨兽。⑤浮蚁:酒杯。⑥风骚:指文采、才情等。⑦州民:指当地百姓。刺有毛:比喻为官清正廉洁。⑧悬榻:指官署里的坐位,比喻高官显爵。

【赏析】

诗题“建溪十咏其六”,是说此诗是作者在建溪十首之一,其六为第六首。从全诗看,应是一首七律,但中间四联,却写得平实如话,没有多少奇思异想,这或许是作者有意为之,以区别于其他同类题材的诗篇。

首联“危亭压波面,屹若抃灵鳌。”写亭子立于江边,面对波涛汹涌的江水,巍然屹立如神鳌举爪欲舞。这里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亭子的雄姿,使人感到它的高大雄伟;同时又用“抃”字,把亭子的形象比作神话中的大鳌,更显得它气宇轩昂,威仪不凡,给人以一种震撼的力量。

颔联“浮蚁酡颜数,飞鸿送目劳。”写诗人在亭中品酒赏景,心旷神怡。酒至杯底红如琥珀,令人陶醉,连喝几杯,不觉微醉。而此时,一只大雁从天空飞过,又惊扰了诗人的兴致,使他感到有些疲倦。

颈联“吏围披簿领,僧伴话风骚。”写诗人在亭中品酒欣赏美景时,又听到了一些官场上的事情和一些僧人的谈话。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于这些琐事的淡漠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尾联“何日登悬榻,州民刺有毛。”写诗人希望有一天能够登上这个高高的亭子,与那些州民们一起享受清闲自在的生活。这里的“悬榻”一词,既表明了这个亭子的高高在上的地位,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这句诗还隐含了一个意思,那就是他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地方有所作为,为百姓谋福利。

这首诗的构思独特,语言简洁明快,富有生活气息。它以一个亭子为中心,描绘了它周围的山水景物和人物活动。通过对这些景物和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于清闲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