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丁结友事耕耘,田熟翻如虞芮君。
彼此持廉为弃物,一名交让两难分。
【注释】
让渎:让渡。指双方争执不下,各不相让。
琴丁:古国名,在今山东定陶县东。
虞芮君:春秋时两个小国虞、芮两国互相侵伐。后用虞芮之君比喻两方争执不下的对立方。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田熟为喻,借虞芮君的故事,说明两方争执不下的对立方是最难解决的。
开头四字“交让渎”,交代了本诗的主题,即让渡问题。这四个字中包含了一个典故。相传春秋时期,有两个国家虞和芮,因为两国土地相连,彼此争夺,久争不下。最后请出古代贤人伯夷来裁决,伯夷说:“你们俩都退到一边去,让一方先行,如果行不通,那么再回来。”于是,虞国退让在前面,芮国退让在后面。结果,两方争执不下,最终让出了中间的土地。后来人们就用“让渡”这个成语来形容两方争执不下的对立方。
第二句“琴丁结友事耕耘”,意思是说琴丁与朋友一起耕种田地。这一句看似简单,实际上却蕴含着深意。琴丁与朋友共同劳作,是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和合作。
第三句“田熟翻如虞芮君”,意思是说经过共同努力,田地终于丰收了,就像虞国的国君和芮国的国君一样。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成功。
最后两句“彼此持廉为弃物,一名交让两难分”,“一”和“两”是一对反义词,在这里用来表示双方争执不下的对立方。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观点,即在处理问题时,应该避免过于坚持己见,而是要注重合作和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
这首诗通过描述琴丁与朋友共同劳作、田地成功丰收的故事,表达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和避免过于坚持己见的观点。同时,也借用虞芮之君的故事,说明了争执不下的对立方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