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流何必吊前非,且说吴宫得意时。
夹岸桃花烟水绿,画船礼物载西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理解诗意的能力。
(1)
“临流何必吊前非”是说面对江水,何必去回顾过去的错误;“得意时”指吴王夫差在越国灭吴后,沉醉于淫乐之中,不理朝政的享乐日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面对着江水,不必去回忆过去的错误。
(2)
“夹岸桃花烟水绿”意思是两岸的桃花如烟似雾,一片苍翠,绿波荡漾。
(3)
“画船礼物载西施”意思是画船上装着珍贵的礼物,满载着美女西施。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船上装载着西施这样的绝世佳人。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吴国灭亡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吴王夫差的讽刺和不满情绪。
【答案】
越王勾践来到会稽山脚下,看到这里风景优美,于是决定到会稽山中定居,并开始训练军队。勾践知道越军力量还比不了强盛的吴军,就采取了休养生息的策略,使百姓安居乐业,同时派范蠡出使吴国,表面上表示愿意臣服,实际上是想试探一下吴王的态度。范蠡到了吴国,吴王高兴极了,大摆酒宴,招待范蠡。席间,吴王问范蠡:“寡人听说贵国有贤人,不知是不是?”“不是。”范蠡回答说,“我听说大王喜好女色,有美女西施在吗?”“当然有。”“请大王让我一见。”吴王很高兴地说:“好吧!寡人听信了你的话,你就随寡人去看她吧!”范蠡跟着吴王来到了后宫,果然看到了一个绝代佳人西施。吴王非常高兴,就带西施回到后宫。
第二天早晨,范蠡向吴王告别了。吴王说:“先生一定要走吗?寡人还想再看一看她。”范蠡回答说:“如果大王一定要看,那么请允许我带大王到苎萝山采野菊来。”吴王高兴地答应了他的请求。范蠡领着吴王到了苎萝山下,他指着山上说,这是西施居住的地方。吴王听了以后,马上醒悟过来,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但又不好意思当众说出来,就只好把范蠡放走了。吴王回到宫里以后,心里十分后悔,但已来不及了。
过了几天,勾践听说范蠡又回到了越国,便立即派大夫文种带着许多金银珠宝和礼物,亲自到越国去聘请范蠡。文种一到越国,就被勾践接见了,两人见面之后,勾践非常感激范蠡为越国的建立立下的功劳,就封范蠡为上大夫,并让他掌管国家大事。这时的伍子胥听到这件事以后,认为范蠡这个人虽然表面上很忠诚,但实际上却是个野心家,他为了个人的利益出卖了自己的祖国,这种奸臣应该杀掉。于是就向勾践提出了这一建议,说:“现在吴国还没有完全消灭,而您却这样信任和重用范蠡,这恐怕不是您的明智之举啊!”勾践听了伍子胥的意见,就对范蠡说:“听说先生您很有才能,可现在国家正需要您这样的人才,所以我就任用先生您做上大夫,管理国家大事。”范蠡一听这话,心中暗暗高兴,连忙谢过勾践。从此,范蠡辅佐勾践治理国事,几年以后,越国的势力越来越强大起来。
公元前475年,夫差亲自率领大军攻打齐国,结果打败了齐国的军队。消息传来以后,勾践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他认为这次出兵打仗正是自己报仇的好机会。于是,他亲自带领五千精兵,乘虚进攻吴国都城姑苏(现在的江苏苏州),一举占领了吴国都城。第二年春天,越王勾践亲率大军攻进吴国都城姑苏,吴国国君夫差被活捉了,吴国也被灭掉。勾践胜利回师后住在国宾馆中,一边休息一边反思战争的经验教训,准备下一步如何去做。他想到自己之所以能够取胜,全是因为范蠡的帮助,于是就召见范蠡商议退兵之事。范蠡说:“这次我们打胜仗了,但是不能就此满足,要继续努力,让敌人更加畏惧。”勾践听了范蠡的话以后,更加坚定了决心,于是他又重新整顿军纪,加强训练,准备再次与吴国作战。后来经过三年的准备,越军再次向吴国发起进攻。
这时吴国国内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长期的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再加上国库空虚,老百姓负担很重,吴国的经济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这时,越国又派人送来了大批礼物,要求和吴国讲和。吴王夫差一看情况不妙,只好同意讲和。最后双方订立盟约,吴越两国罢兵言归了。
吴越之战的胜利,使越国的实力大大加强,它成为春秋时期东南地区的强国之一。越王勾践不忘报仇雪耻的决心,他经常对大臣们说:“我听说过:‘勇者好挑战,怯者好求安。’现在我终于报了仇,我想在吴国留下越国的后代,作为永久的纪念。”于是勾践就派大夫文种前往吴国去迎接吴王太子夫差的夫人——也就是吴国的皇后。文种在吴国受到了热情的款待。文种在吴国呆了三年时间后,又奉命回国报告情况。勾践得到文种的报告说吴王夫差已死,吴国内乱不已。于是勾践决定趁机攻打吴国。
越国在大夫文种的辅佐下迅速壮大起来。公元前456年(楚平王元年),勾践联合楚国共同进攻吴国。公元前445年(楚康王二十四年),越国和楚国一起攻打晋国,晋国被迫投降,越国和楚国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公元前396年(楚怀王三十年),越国和楚国共同攻打秦国。公元前386年(楚怀王三十八年),越国和楚国一同攻打魏国。公元前376年(楚怀王四十二年),越国进攻齐国,占领了齐国的大片土地。公元前375年(楚怀王四十三年),越国联合齐国攻打楚国。这一年,越王勾践亲自率领军队攻打楚国,占领了楚国的郢都。
公元前373年(楚怀王四十四年),越国和晋国联合进攻秦国。公元前362年(楚怀王四十五年),越国联合魏国攻打楚国。公元前360年(楚怀王四十七年),越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公元前354年(楚怀王四十九年),越国联合魏国攻打赵国。公元前351年(楚怀王四十八年),越国和魏国联合进攻楚国。公元前349年(楚怀王四十七年),越国联合宋国攻打楚国。公元前348年(楚怀王四十八年),越国联合齐国进攻楚国。公元前346年(楚怀王四十九年),越国联合燕国攻打楚国。公元前345年(楚怀王五十年),越国联合蔡国和邾国攻打楚国。公元前344年(楚怀王五十一年),越国联合鲁国攻打楚国。公元前343年(楚怀王五十二年),越国联合卫国攻打楚国。公元前342年(楚怀王五十五年),越国联合郑国攻打楚国。公元前341年(楚怀王五十六年),越国联合陈国攻打楚国。公元前340年(楚怀王五十七年),越国联合韩国攻打楚国。公元前339年(楚怀王六十二岁),越国联合魏国攻打楚国。公元前338年(楚怀王六十三岁),越国联合赵国攻打楚国。公元前337年(楚怀王六十四岁),越国联合宋国攻打楚国。公元前336年(楚怀王六十五岁),越国联合鲁国攻打楚国。公元前335年(楚怀王六十六岁) 越王勾践又一次亲自率领军队攻打楚国,这次越军攻下了楚国的首都郢都。
越国在越王勾践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