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条疏蔓绿交加,烟锁云涵去路赊。
绣绂貂缨无处问,空馀鸡犬两三家。

在宋代诗人杨时的《浏阳五咏·相公台》中,诗人通过对相公台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这首诗的意境深远,不仅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也折射出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思考。

诗句“柔条疏蔓绿交加,烟锁云涵去路赊。”描绘的是相公台上生长着柔嫩的枝条,绿色的叶子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片浓密的绿海环绕。这绿色交织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也透露着一种距离感,似乎那些繁复的色彩和生机被一层薄薄的烟雾所笼罩。这里的“去路赊”意味着道路遥远且难以抵达,增添了一丝悲凉之感。这样的描写,既反映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含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无奈和感慨。

接下来的诗句“绣绂貂缨无处问,空余鸡犬两三家。”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在这里,“绣绂貂缨”象征着过去的荣耀和权力,然而这些辉煌已经不在,诗人只能对着曾经繁华的地方感到茫然和无措。“空余鸡犬两三家”则更直接地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他看到周围只有几只鸡和狗,这种对比强烈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孤独。这种描写不仅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映射。

杨时的《浏阳五咏·相公台》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一次深刻的人生反思。通过这首诗,可以体会到诗人对于过去辉煌的缅怀,对未来的迷茫,以及面对现实时无法避免的心灵挣扎。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读者在欣赏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