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隐隐林薮,大隐隐朝市。
市朝心隐不隐身,山林未必忘名利。
夜来月明竹声细,隐斋主人留客醉。
四更客未醒,主人促车骑。
客笑主人劳,不顾隐之意。
君不见梅福曾作尉氏官,庄周亦为漆园吏。
夜深留客醉张尉之隐
小隐隐林薮,大隐隐朝市。
市朝心隐不隐身,山林未必忘名利。
夜来月明竹声细,隐斋主人留客醉。
四更客未醒,主人促车骑。
客笑主人劳,不顾隐之意。
君不见梅福曾作尉氏官,庄周亦为漆园吏。
注释
- 小隐隐林薮:形容那些生活在偏远、自然的环境中的人过着隐居的生活。
- 大隐隐朝市:表示在繁华的都市中也能保持心灵的自由和平静。
- 市朝心隐不隐身:表明即使是身处繁华的市井之中,内心也可能保持着对高洁生活追求的向往。
- 夜来月明竹声细:描述了夜晚月光下竹林中的宁静与和谐,象征着超脱世俗的清雅生活。
- 隐斋主人留客醉:主人热情款待客人,使客人沉醉在隐逸生活的氛围中。
- 四更客未醒:深夜时分,客人还未完全清醒,暗示了主人的热情和坚持。
- 客笑主人劳:客人对主人的辛勤招待表示赞赏。
- 君不见梅福曾作尉氏官:引用历史上的人物梅福作为例子,说明即便是在官职上有所追求,也不一定能忘记内心的隐居愿望。
- 庄周亦为漆园吏:引用哲学家庄子的比喻,指出即使从事于世俗的工作,也要保持内心的独立与自由。
赏析
《留题张尉隐斋》是宋代诗人杨杰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中通过对“小隐隐林薮”和“大隐隐朝市”的不同生活方式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心灵自由的追求。特别是“夜来月明竹声细,隐斋主人留客醉”一句,更是通过夜晚竹林中的静谧景象,衬托出主人的热情好客,以及客人对于这种隐逸生活的欣赏和陶醉。
这首诗也通过对比“市朝心隐不隐身”,反映了即使在喧嚣的市井之中,人们也可能保持着对更高生活境界的追求和向往。诗末提到的梅福和庄子的典故,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超然物外、心灵独立的追求,让读者深思人在社会中如何保持自我,实现心灵的自由。
《留题张尉隐斋》不仅仅是一首赞美隐逸生活的诗,更是一种对于如何在纷繁复杂世界中寻找到内心平静与自由的思考。杨杰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正的隐逸并非逃避现实,而是在纷繁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保持心灵的独立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