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尝闻晋右军,当时深遁乐天真。
空山寂寞人何在,一水泓澄墨尚新。
灵运也思轻印绶,季鹰还解忆鲈莼。
高风夐古应相照,共是知几此避身。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在了解情感内容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诗句的内容,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表达的情感。
“墨池怀古”:这是一首怀古诗。作者借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抒发自己的感慨。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成就非常高。他经常用洗砚的水洗墨池,所以后世称他的字为“书圣”。这首诗就是作者借王羲之的故事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书画尝闻晋右军,当时深遁乐天真。”意思是说:听说晋朝时有位名叫王右军的书法家,他非常喜爱绘画。
“空山寂寞人何在,一水泓澄墨尚新。”意思是说:如今,那片山林空寂无人,只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流淌着,而我的书法也如那小溪一样清新自然。
“灵运也思轻印绶,季鹰还解忆鲈莼。”意思是说:谢灵运也曾羡慕王羲之的官位,后来辞官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孟浩然曾想到过隐居,但他又想起了鲈鱼的鲜美。
“高风夐古应相照,共是知几此避身。”“高风”指的是高洁的节操和高尚的品德,“知几”是指明智通达事理。《论语·阳货》:“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庄子•刻意》:“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赏析:
全诗前四句写晋王右军的故事,后两句写自己对名利的看法,表达了自己与王羲之的相似点,也表明了自己的志趣。
首联:“书画尝闻晋右军,当时深遁乐天真。”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王右军)是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他的书法造诣精深,作品风格浑厚自然。传说他曾用笔洗洗墨池,以使墨色更加浓鲜润泽。因此后人便以洗砚池洗墨喻指书法技艺精湛,成为书法界的美谈。
颔联:“空山寂寞人何在,一水泓澄墨尚新。”诗人以晋代王右军的故事为背景,写出了晋代名士的清高脱俗之志趣。然而世事变迁,今非昔比。如今的人们只注重功名利禄,而忽略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追求。
颈联:“灵运也思轻印绶,季鹰还解忆鲈莼。”诗人通过引用东晋时期另一位大文豪谢灵运的故事来说明自己对名利的看法,同时也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美食的思念之情。谢灵运曾因不满于朝廷的腐败统治而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永嘉郡(今浙江温州),在那里过着隐居生活。他曾经到过庐山,游览了匡庐山水之美,并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而孟浩然则曾在公元804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辞去朝廷官职,返回故乡襄阳(今属湖北)。他在任所任职仅一年时间就因得罪权臣而被贬谪至荆州长史,后来又被贬为临蒸县令。在这两次仕途中,他都曾想到过隐居生活。
尾联:“高风夐古应相照,共是知几此避身。”尾联中的“高风”指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精神风范。诗人认为王羲之和谢灵运都拥有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精神风范,他们都能够保持清白廉洁的品质。因此可以互相映照,互相借鉴。最后一句“共是知几此避身”则表明了自己的志趣。诗人希望像王羲之和谢灵运那样能够远离世俗纷争,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