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日摇风碧玉林,行人端为驻清阴。
可怜寂寞垂亭畔,争得轩窗伴啸吟。
【译文】
碧绿的林中掩映着太阳,行人停下了脚步。
可怜亭子寂寞地立在路边,却争得轩窗伴着啸声吟咏。
【注释】
又题:这是作者为某处所写的一首七绝诗。
蔽日摇风碧玉林:形容树木繁茂,遮天蔽日。
行人:指过往行人。
端:尽、都。
清阴:清凉宜人的阳光。
亭畔:亭子的旁边。
争得:怎能够、怎能。
轩窗:有窗格的房舍,也泛指房屋。
【赏析】
此诗写景抒情,意境优美,语言清新。首联“蔽日摇风碧玉林”,是说碧玉般的树林遮蔽住了天空,风儿在树林之间来回飘荡。诗人用“蔽日”、“摇风”这两个动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碧玉林的特点和气势,让人仿佛看到了一片郁葱葱、苍翠欲滴的森林景象。次联“行人端为驻清阴”,是说那些行人都是因为想要享受这片清凉宜人的森林而停下了脚步。这一句中的“行人”和“端为”两个词语表明了诗人对行人的期待之情以及对这片森林的喜爱。第三联“可怜寂寞垂亭畔,争得轩窗伴啸吟”,是说那亭子显得格外孤单寂寞,但却得到了轩窗的陪伴。这句中的“可怜”、“寂寞”、“垂亭”、“轩窗”等词语描绘出了一幅孤独而又美丽的画面。尾联“争得轩窗伴啸吟”,是说尽管亭子很寂寞,但仍然有轩窗与它相伴,一起欣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这里的“争得”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向往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