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情怀转不中,多愁多病愈乖慵。
匡诗该博终难继,蒋径幽闲颇愿从。
赖得古文消日月,更无佳友话心胸。
吾宗幸有边经笥,却得时时一叩钟。

【注释】

  1. 和四十伯父见寄二首其一:即作《和四十伯父见寄二首》。
  2. 入夏情怀转不中:指夏天到来时,作者心情却并不舒畅。
  3. 多愁多病愈乖慵:因为心中充满忧愁和烦恼,身体也感到不适,所以变得懒散起来。
  4. 匡诗该博终难继:匡衡的诗歌广博而深远,但自己终难以达到。
  5. 蒋径幽闲颇愿从:蒋门庭的道路幽深闲静,自己很愿意去追随。
  6. 赖得古文消日月:依靠古代典籍消磨时间。
  7. 更无佳友话心胸:没有好朋友可以倾诉心事。
  8. 吾宗幸有边经笥:幸运的是我们家中有收藏古书的箱子。
  9. 却得时时一叩钟:却能不时地敲一下钟。比喻读书人勤于学习。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所作。当时他已年近五十,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生活困顿,心情郁愤不平。此诗是杜甫应友人之请而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抒发了自己在战乱时期的生活感受和对友人的问候之情。全诗以“和四十伯父见寄”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战乱时期的忧虑和不安。

首句“入夏情怀转不中”,点明了时节和心情。夏天到来时,诗人的心情并未如往常般舒畅。这种情感反映了战乱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个人的内心世界。第二句“多愁多病愈乖慵”,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因战乱而身心疲惫、心情烦闷的状态。这里“多愁多病”指的是诗人自身的遭遇,而“愈乖慵”则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无奈和失落。

第三句“匡诗该博终难继”,表达了诗人对于匡衡诗歌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身的文学造诣尚不足以与之相提并论。第四句“蒋径幽闲颇愿从”,则展现了诗人向往自然、追求宁静的心态。在这里,“蒋径”可能指的是蒋门庭的幽深小径,诗人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归宿。

接下来的两句“赖得古文消日月,更无佳友话心胸”,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典文献的热爱,以及在乱世中孤独无助的情感。最后两句“吾宗幸有边经笥,却得时时一叩钟”,则是对自家藏书之地的描写,也是对自己勤勉好学的肯定。同时,“却得时时一叩钟”也暗示了诗人通过阅读古籍来消磨时光的方式。

这首诗通过对季节变化、内心感受以及与友人的关系等方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忧愁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诗人还通过对于古典文学的学习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体而言,此诗既体现了杜甫晚年的生活状态,又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