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掩龙韬玩具文,雨昏金甲岸纶巾。
横行渐复思清海,高卧端来傲翠筠。
推毂塞垣终用旧,调丝洞户且酬春。
不辞胜日来追赏,却恐功名要及辰。
和郭传师岁晚书事
尘掩龙韬玩具文,雨昏金甲岸纶巾。
横行渐复思清海,高卧端来傲翠筠。
推毂塞垣终用旧,调丝洞户且酬春。
不辞胜日来追赏,却恐功名要及辰。
注释:
尘掩龙韬:尘土覆盖着龙韬(指诸葛亮的兵书《草庐对》),比喻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玩具文:指文人墨客的游戏文章,即诗。雨昏金甲:形容雨势很大,连盔甲都模糊了。岸纶巾:指在岸边垂钓的装束,纶是钓鱼用的线,巾是头巾。横行渐复思清海:指逐渐恢复了志向,想要像曹操一样驰骋天下。高卧端来傲翠筠:指高卧于床,以傲然的姿态面对青葱的竹子。翠筠:翠色的竹子。推毂:推荐或提拔。塞垣:指边关要塞之地。调丝洞户:在洞户中弹奏琴瑟。调丝:指调弦。洞户:指洞开的窗户。酬春:指酬唱春天的美景。不辞胜日来追赏:不怕在美好的时光里前来欣赏、追求这些景色。却恐功名要及辰:却担心功名事业赶不上时机。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功业的深刻思考与感慨。诗人借古喻今,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
首句“尘掩龙韬玩具文,雨昏金甲岸纶巾。”描绘了一个历史人物的形象。尘掩龙韬,意味着岁月如尘,世事如梦;玩具文,则暗示着文人的游戏之才,非经世致用之物。雨昏金甲,形象地描绘了雨天将盔甲上的金色映衬得更加耀眼,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悲壮。岸纶巾,则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渔夫形象,悠然自得地垂钓于岸边。
“横行渐复思清海,高卧端来傲翠筠。”表现了诗人渴望恢复昔日豪情壮志的愿望。横行渐复,意味着曾经的雄心壮志渐渐复苏;思清海,则表明了对于宽广天地、自由生活的向往。高卧端来,则是说以高枕无忧的姿态面对生活。傲翠筠,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推毂塞垣终用旧,调丝洞户且酬春。”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推毂塞垣,意味着推举贤才,但终究还是要回到旧有的位置上;调丝洞户,则是说在洞开窗户弹奏琴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里既有对官场的讽刺,也有对自然美的追求。
最后两句“不辞胜日来追赏,却恐功名要及辰。”则是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担忧。不辞胜日来追赏,意味着不怕在美好的时光里前来欣赏、追求这些景色和人生的美好;却恐功名要及辰,则是担心自己的功名事业赶不上时机。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功名难求的感叹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战场、官场、自然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