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雅志在林溪,故里尘昏未定栖。
晚向琼台谐问舍,喜当淮塞罢鸣鞞。
出郊剩喜园亭胜,策杖应须酒榼携。
随意一觞兼一咏,醉言无次亦无题。
【注释】
生平雅志在林溪:指平生的抱负都在隐居山林。
故里尘昏未定栖:故乡的尘土已使房屋昏暗,我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安家。
晚向琼台谐问舍:傍晚时分来到琼楼玉宇,想在那里寻个好住处。
喜当淮塞罢鸣鞞:高兴地听到淮水一带战事结束,不再有战鼓声。
出郊剩喜园亭胜:外出郊游时感到园亭的景致特别好。
策杖应须酒榼携:拄着拐杖出游,需要提着酒壶。
随意一觞兼一咏,醉言无次亦无题:随意喝上一杯,边吃边吟唱,喝醉了说话就随口而出,没有固定的主题也没有固定的次序。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晚年归隐后。诗中表达了诗人晚年归隐后的闲适生活和心情。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意境深远含蓄,是一首典型的田园山水诗。
开头两句“生平雅志在林溪,故里尘昏未定栖”,表达了诗人早年的抱负。他希望过一种隐居林溪的生活,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故里尘雾弥漫,他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安居。这两句写出了他归隐前的无奈和遗憾。
第三句“晚向琼台谐问舍”,写他晚年来到一个美丽的庭院(可能是他的故居),希望能在这里找到一个好的归宿。这里的“琼台”可能是指他曾经住过的华丽宫殿,也可能是他心中的一片净土。这句写出了他的期待和希望。
接下来“喜当淮塞罢鸣鞞”,表达了他听到淮河一带战事结束的喜悦之情。这句中的“当”字用得非常巧妙,既表现了战争已经结束,也可能隐含着战事结束后的和平宁静。
第五句“出郊剩喜园亭胜”,写他外出郊游时的愉快心情。他喜欢到园亭中游览欣赏美景。这里的“剩喜”表现出他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向往。
最后两句“策杖应须酒榼携,随意一觞兼一咏,醉言无次亦无题”,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悠然自得之情。他拄着拐杖出游,一边走一边饮酒赏景,随心所欲地吟诵诗句。这里没有主题,没有次序,只有醉话连篇,没有固定的内容。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归隐后的悠闲心情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以平淡的语言和朴素的手法,成功地描绘出了一幅宁静、和谐、美好的田园生活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