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帷幄竟何为,更赐南园宠退师。
堪笑当时王学士,功名未有便吟诗。

【注释】

诏赐南园示亲党:诏书赐给南边的园子,让王亲和大臣们在那边聚会。

八年帷幄竟何为:用了八年时间筹划军事,最终的结果却是什么呢?

更赐南园宠退师:皇帝又赏赐南面的园子给你,让你在军队后退下来。

堪笑当时王学士:真是可笑啊,当时的王学士没有功名,只能空吟诗。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丰五年(1082年),是王安石晚年的一首七律诗作。全诗表达了他在政治上屡试不成,壮志难酬的感慨,也表现了他晚年淡泊名利、归隐林泉的情怀。

首联“诏赐南园示亲党”一句,点明诗人被赐南园的原因。“诏”,指皇帝的命令,“赐”,是皇帝赏赐的意思。诏赐南园,表明皇帝对王安石十分器重,想让他在那里养老。

颔联“八年帷幄竟何为”一句,抒发了作者对于自己政治理想未能实现的无限惆怅。这里所说的“帷幄”,原指军帐,这里比喻政治上的谋略和策划。这一句的意思是:我费尽心机谋划了整整八年之后,最后的结果又是为了什么呢?

颈联“更赐南园宠退师”一句,是说朝廷赐给南园给本人,让他从军中退下来。这两句诗中“退师”二字用得极为准确。因为诗人在朝中做宰相时,一直主张罢兵回朝、削夺权臣的权力,所以当政者认为他是在“退师”。

尾联“堪笑当时王学士,功名未有便吟诗”一句,则是说那些只会空谈诗酒而不懂得实际的政治斗争的人,他们没有取得什么功名就在那里吟诗咏史了。这里“王学士”指的是王安石的朋友王安国,他曾经写过一篇《唐论》来歌颂唐朝的文治武功,但是却没有取得什么实际的功名;而他自己呢,一生在政治上也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只是在诗书中消磨时光罢了。

全诗以议论起兴,中间写诗人的处境,并以议论贯穿始终,语言质朴自然。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前后两联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前一联是赞扬,后一联是讽刺、批评,使诗歌的主旨表达得更为突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