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龛遗像饰貂蝉,往事犹思庆历前。
未说两朝亲捧日,且言一柱独擎天。
山林付与书生管,香火当同信史传。
独恨军中无此老,如今西贼又侵边。

诗句:半龛遗像饰貂蝉,往事犹思庆历前。未说两朝亲捧日,且言一柱独擎天。山林付与书生管,香火当同信史传。独恨军中无此老,如今西贼又侵边。

注释:

  • 半龛:指庙中供奉的地方,通常只有半个空间。
  • 遗像:这里指的是文正公的画像。
  • 貂蝉:古代美女,这里用来比喻文正公的仪容和气质。
  • 庆历:宋朝的一个时期,范仲淹在这一时期担任宰相,故此处提到“庆历”。
  • 两朝:宋朝的两个朝代,即宋代。
  • 亲捧日:形容权力至高无上,如同太阳一样。
  • 一柱:用来形容文正公的高超才能,如同一根柱子支撑着天空。
  • 山林:泛指隐居之地。
  • 书生:这里是指有学问的人。
  • 信史传:历史书籍,用以记录和传承。
  • 西贼:这里指的是西边的敌人,也暗指西夏或蒙古等外来侵略者。

译文:
半座庙堂里供奉着文正公的遗像,他的事迹让我常常回忆起那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庆历年间。我尚未有机会在两个朝代都担任重要职务,只能在这里默默地仰望着他的身影,想象他曾如何独撑天下。将山林交给了那些有学问的先生们去打理,而香火则通过历史的记载传承下去。遗憾的是,如今军中没有这样的智者,敌人再次侵犯我们的边疆。

赏析:
蔡槃的这首《谒范文正公祠》充满了对历史人物范仲淹的怀念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诗中的“半龛遗像”和“半壁山房”都是范仲淹晚年居住的地方,他在这里度过了许多宁静的时光,思考国家大事。诗中的“事方诸葛人犹讶”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诸葛亮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文正公治理国家的钦佩。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自满,而是深感国家需要更多的贤才来保卫国土。诗末的感慨“如今西贼又侵边”更是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民族危机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蔡槃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