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朝烦恼谩相牵,却是他非我自然。
秪愿苍生添景福,康宁常得遇丰年。

【注释】

缘识 其三十八:缘,因。识,通“志”。这首诗是诗人自述自己的心态和人生态度。

终朝烦恼谩相牵(终日为烦恼所缠):终日为烦恼所缠绕。

却是他非我自然:却不是我自己造成的。

祗愿苍生添景福:只是希望百姓能够增加幸福。

康宁常得遇丰年:永远都能享受丰收之年。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作者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首联“终朝烦恼谩相牵,却是他非我自然”二句,写诗人终日为烦恼所缠,却认为这并非是自己造成的。诗人以“终朝烦恼”指代整日的忧愁与烦闷,而“却是他非我自然”一句则表明,这种烦恼并非是自己的主观原因所致。这里的“他非我自然”可以理解为“并非是我自己所能左右的事情”。“终朝”即整日,“烦恼”指忧愁、烦闷,“谩相牵”是说这些烦恼纠缠着我。这一句中,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变迁的态度。尽管诗人终日被烦恼所困扰,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造成这些烦恼的原因。相反,他认为这些烦恼并不是由他自己造成的,而是其他因素所导致的。

颔联“祇愿苍生添景福,康宁常得遇丰年”二句,诗人希望百姓能够享有更多的幸福,永远都能享受丰收之年。这里的“苍生”泛指百姓,“景福”指祥瑞和福气,“康宁”指健康安宁,“遇丰年”则是指遇到丰收的年份。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百姓福祉的深深关怀。他认为,百姓的幸福和安宁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他希望自己能够帮助他们实现这一愿望。同时,他也期望百姓能够永远享受到丰收之年的欢乐与幸福。

尾联“康宁常得遇丰年”一句,是对上一句的具体化表述。在尾联中,诗人用更加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愿望。他认为百姓应该经常享受到丰收的喜悦,这样他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整首诗以咏史抒怀的方式,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态度和对于百姓福祉的深切关怀。诗人既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认知和感悟,也展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