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山吴水似图屏,妙笔无缘画得成。
闲上东南亭上望,直疑身世似蓬瀛。
【注释】巽亭:位于杭州西湖东南,因地势高耸,俯瞰全城。
【赏析】这是一首咏景之作。首句“越山吴水似图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二句“妙笔无缘画得成”,是说尽管景色如画,但作者却无缘以笔墨来描绘它;三、四句写登亭望远,产生身在仙境之感。全诗意境高远,构思新颖,语言优美清新。
译文:
越秀的山,吴江的水,好像一幅屏风,美得让人无法用笔墨来描绘。
在东南的亭子里悠然而望,直觉得自己的人生就像飘渺无依的蓬草和瀛洲一样。
越山吴水似图屏,妙笔无缘画得成。
闲上东南亭上望,直疑身世似蓬瀛。
【注释】巽亭:位于杭州西湖东南,因地势高耸,俯瞰全城。
【赏析】这是一首咏景之作。首句“越山吴水似图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二句“妙笔无缘画得成”,是说尽管景色如画,但作者却无缘以笔墨来描绘它;三、四句写登亭望远,产生身在仙境之感。全诗意境高远,构思新颖,语言优美清新。
译文:
越秀的山,吴江的水,好像一幅屏风,美得让人无法用笔墨来描绘。
在东南的亭子里悠然而望,直觉得自己的人生就像飘渺无依的蓬草和瀛洲一样。
独倚危楼出自《折新荷引/折新荷》,独倚危楼的作者是:赵抃。 独倚危楼是宋代诗人赵抃的作品,风格是:词。 独倚危楼的释义是:独倚危楼:独自倚靠在高楼上。 独倚危楼是宋代诗人赵抃的作品,风格是:词。 独倚危楼的拼音读音是:dú yǐ wēi lóu。 独倚危楼是《折新荷引/折新荷》的第19句。 独倚危楼的上半句是:不道有人。 独倚危楼的全句是:堤上郎心,波间妆影迟留。不觉归时,淡天碧衬蟾钩。风蝉噪晚
不道有人出自《折新荷引/折新荷》,不道有人的作者是:赵抃。 不道有人是宋代诗人赵抃的作品,风格是:词。 不道有人的释义是:不知有人。 不道有人是宋代诗人赵抃的作品,风格是:词。 不道有人的拼音读音是:bù dào yǒu rén。 不道有人是《折新荷引/折新荷》的第18句。 不道有人的上半句是:渔笛。 不道有人的下半句是:独倚危楼。 不道有人的全句是:堤上郎心,波间妆影迟留。不觉归时
渔笛出自《折新荷引/折新荷》,渔笛的作者是:赵抃。 渔笛是宋代诗人赵抃的作品,风格是:词。 渔笛的释义是:渔笛:渔夫所吹奏的笛子,常用来形容渔歌或渔村生活。 渔笛是宋代诗人赵抃的作品,风格是:词。 渔笛的拼音读音是:yú dí。 渔笛是《折新荷引/折新荷》的第17句。 渔笛的上半句是:几点沙鸥。 渔笛的下半句是:不道有人。 渔笛的全句是:堤上郎心,波间妆影迟留。不觉归时,淡天碧衬蟾钩。风蝉噪晚
几点沙鸥出自《折新荷引/折新荷》,几点沙鸥的作者是:赵抃。 几点沙鸥是宋代诗人赵抃的作品,风格是:词。 几点沙鸥的释义是:几点沙鸥:几只沙鸥在飞翔。 几点沙鸥是宋代诗人赵抃的作品,风格是:词。 几点沙鸥的拼音读音是:jǐ diǎn shā ōu。 几点沙鸥是《折新荷引/折新荷》的第16句。 几点沙鸥的上半句是:馀霞际。 几点沙鸥的下半句是:渔笛。 几点沙鸥的全句是:堤上郎心,波间妆影迟留
馀霞际出自《折新荷引/折新荷》,馀霞际的作者是:赵抃。 馀霞际是宋代诗人赵抃的作品,风格是:词。 馀霞际的释义是:余霞际:指夕阳的余晖与天际相接之处。 馀霞际是宋代诗人赵抃的作品,风格是:词。 馀霞际的拼音读音是:yú xiá jì。 馀霞际是《折新荷引/折新荷》的第15句。 馀霞际的上半句是:风蝉噪晚。 馀霞际的下半句是:几点沙鸥。 馀霞际的全句是:堤上郎心,波间妆影迟留。不觉归时
风蝉噪晚出自《折新荷引/折新荷》,风蝉噪晚的作者是:赵抃。 风蝉噪晚是宋代诗人赵抃的作品,风格是:词。 风蝉噪晚的释义是:风蝉噪晚:晚风中蝉鸣声声。 风蝉噪晚是宋代诗人赵抃的作品,风格是:词。 风蝉噪晚的拼音读音是:fēng chán zào wǎn。 风蝉噪晚是《折新荷引/折新荷》的第14句。 风蝉噪晚的上半句是:淡天碧衬蟾钩。 风蝉噪晚的下半句是:馀霞际。 风蝉噪晚的全句是:堤上郎心
淡天碧衬蟾钩出自《折新荷引/折新荷》,淡天碧衬蟾钩的作者是:赵抃。 淡天碧衬蟾钩是宋代诗人赵抃的作品,风格是:词。 淡天碧衬蟾钩的释义是:淡天碧衬蟾钩,意指淡蓝色的天空与蟾钩(月亮)相映成趣。蟾钩常用来比喻月亮,此处形容月光在淡蓝天空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明亮和清晰。 淡天碧衬蟾钩是宋代诗人赵抃的作品,风格是:词。 淡天碧衬蟾钩的拼音读音是:dàn tiān bì chèn chán gōu。
不觉归时出自《折新荷引/折新荷》,不觉归时的作者是:赵抃。 不觉归时是宋代诗人赵抃的作品,风格是:词。 不觉归时的释义是:不觉归时:不知不觉中时间已晚,即将回家。 不觉归时是宋代诗人赵抃的作品,风格是:词。 不觉归时的拼音读音是:bù jué guī shí。 不觉归时是《折新荷引/折新荷》的第12句。 不觉归时的上半句是:波间妆影迟留。 不觉归时的下半句是:淡天碧衬蟾钩。 不觉归时的全句是
波间妆影迟留出自《折新荷引/折新荷》,波间妆影迟留的作者是:赵抃。 波间妆影迟留是宋代诗人赵抃的作品,风格是:词。 波间妆影迟留的释义是:波间妆影迟留:波光粼粼中,美人的妆影缓缓地停留在水面上。这里以“波间妆影”比喻女子美丽的身影,而“迟留”则形容其身影在水中停留的时间较长,显得格外迷人。 波间妆影迟留是宋代诗人赵抃的作品,风格是:词。 波间妆影迟留的拼音读音是:bō jiān zhuāng
堤上郎心出自《折新荷引/折新荷》,堤上郎心的作者是:赵抃。 堤上郎心是宋代诗人赵抃的作品,风格是:词。 堤上郎心的释义是:堤上郎心:指堤上的青年男子之心,意指年轻男子的情感或心事。 堤上郎心是宋代诗人赵抃的作品,风格是:词。 堤上郎心的拼音读音是:dī shàng láng xīn。 堤上郎心是《折新荷引/折新荷》的第10句。 堤上郎心的上半句是:依约回眸。 堤上郎心的下半句是:波间妆影迟留。
【解析】 此诗的注释,可结合诗句的内容和意境来理解。 第一句“灵根得地占雕栏”中,“灵根”是诗人对牡丹花的比喻,暗指牡丹花具有高洁、坚贞不屈的品格。“灵根”,即神妙之根,这里指牡丹花的花根。“得地”是说在适宜的条件下扎根生长。“占”是占有的意思,指占尽了春天的风光。“雕栏”是指华丽的栏杆。第二句“禁苑春深奈晓寒”,描写了牡丹花在春天开放,却因为清晨的严寒而受到限制的景象。“禁苑”是皇宫的园林
注释:禅僧重元从青州路过齐州,因此寄给我。 教被山东十稔馀,人人师为指迷途。 教化已遍布山东十年多,人人都是老师指引迷路的人。 仰天峭绝灵岩峻,万里闲云一点无。 仰望天空陡峭的灵岩山如此险峻,万里间飘荡的白云一点也没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重元的,表达了他对重元的敬仰之情和对佛教的信仰。首句“禅僧重元自青过齐因寄”直接点明了诗题,交代了诗人与重元和尚之间的交往。第二句“教被山东十稔馀”
谢天彭净慧大师见访 庵岩归隐绝纤埃,内外中间安在哉。 正似无心云一片,等闲随雨出山来。 注释: 谢天彭净慧大师来访(我) 隐居于山中,一切尘世的纷扰都与我不相关,内外中间我都不在意了。 就像天空中的云朵,随风飘动,随意变化形状,随时都可能从山上飘下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和赞美。首句“庵岩归隐绝纤埃”,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归隐于山林之中,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状态
【注释】 铅黄:涂在脸上的粉。 吴兵:吴国的军队。 苎罗:古县名,属吴国地,在今浙江诸暨县南。石:指浣纱石,相传为西施浣纱之处,在苎萝山下。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吴越地区自然风光的赞美之作,诗中以苎罗山和浣纱石为题材,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图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倾国铅华不假施”,意为:倾国倾城的美女不用涂脂抹粉。这里用来形容苎萝山下的浣纱石美丽得不需要修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送从兄去杭州》中的一句。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 旧隐重寻远世机,呼童把帚扫禅扉。 - “旧隐”指的是作者过去的隐居生活,“远世机”指的是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呼童”意味着招呼仆人,“把帚”是指拿着抹布扫除庭院。“禅扉”是指禅宗的门径或门户,这里指的是作者的书房。整句话的意思是在重访故居时,呼唤仆人用抹布打扫庭院,以迎接新的居住者的到来。 - 疏帘卷尽南轩阁
【注释】 括苍:山名,在浙江丽水。元相:指宋理宗赵昀。州宅:指杭州的州府和官府。 【赏析】 《括苍照水阁饮散闻角》是南宋诗人陈著的一首七律诗。首联描写宴席上的热烈气氛。颔联描绘了宴会结束的情景。颈联写元朝统治者对杭州城的夸耀。尾联写宴后的清闲之境。全诗意境开阔、豪迈、气势磅礴、语言流畅,读来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