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铅黄不假施,吴兵勍敌顿凌夷。
苎罗石在千馀载,好事公今尚作诗。
【注释】
铅黄:涂在脸上的粉。
吴兵:吴国的军队。
苎罗:古县名,属吴国地,在今浙江诸暨县南。石:指浣纱石,相传为西施浣纱之处,在苎萝山下。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吴越地区自然风光的赞美之作,诗中以苎罗山和浣纱石为题材,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图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倾国铅华不假施”,意为:倾国倾城的美女不用涂脂抹粉。这里用来形容苎萝山下的浣纱石美丽得不需要修饰。
次句“吴兵勍敌顿凌夷”,意为:吴国的强敌被吓得四散逃窜,败退而亡。这里的“勍敌”是指强大的敌人,而“凌夷”则是指打败、屈服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吴国军队的强大以及最终败北的感慨。
第三句“苎萝石在千馀载,好事公今尚作诗”,意为:苎萝石屹立千年,而好事的文人墨客仍然吟咏它的美景。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古老景点的怀念之情,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赞美。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味,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