醮阑星斗挂脩甍,彩跸丹舆上玉清。
百尺坛空云弄影,一钩帘卷月输明。
灵香匝地寒无力,宝奏钧天静有声。
万里好风吹目断,松篁犹学佩环鸣。
赏析
一、整体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醮毕作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醮毕作的庄重与神圣。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活动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逐句解读:
- 醮毕作:这是诗的题目,也暗示了这首诗的内容是关于醮毕作的。醮,是一种道教仪式,通常在祭祀天地、祖先时进行;毕,意为结束,这里指醮活动结束后的仪式。
- 醮阑星斗挂脩甍:醮活动结束,星辰开始闪烁,挂在屋梁上。这句描述了夜晚醮活动的高潮部分,星星开始闪烁,象征着醮活动即将结束。
- 彩跸丹舆上玉清:彩旗飘扬,皇帝的车驾登上天界,直达玉清宫。这句描绘了皇帝在醮毕作中的尊贵地位和超凡脱俗的形象。
- 百尺坛空云弄影:百尺高坛空旷无人,只有云雾在上面舞动。这句表达了醮毕作后的寂寥和宁静。
- 一钩帘卷月输明:一扇帘子轻轻卷起,月亮透进来洒在地上。这句描绘了月亮透过帘子照在地面上的景象,显得格外明亮。
- 灵香匝地寒无力:灵香弥漫四周,虽然寒冷却无力。这句表达了醮毕作后,人们在灵香中感受到的神秘和庄严。
- 宝奏钧天静有声:宝瑟的声音如同从天上传来,非常清晰。这句描绘了音乐的美妙和谐,让人陶醉其中。
- 万里好风吹目断:遥远的风带着美好的祝福吹拂过来,仿佛能吹断视线。这句表达了人们对醮毕作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 松篁犹学佩环鸣:松树和竹子似乎也在模仿佩带环的乐器发出声音。这句表达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和对生命的赞美。
译文
醮毕作,醮活动结束,星辰开始闪烁,挂在屋梁上。彩旗飘扬,皇帝的车驾登上天界,直达玉清宫。百尺高坛空旷无人,只有云雾在上面舞动。一扇帘子轻轻卷起,月亮透进来洒在地上。灵香弥漫四周,虽然寒冷却无力。宝瑟的声音如同从天上传来,非常清晰。遥远的风带着美好的祝福吹拂过来,仿佛能吹断视线。松树和竹子似乎也在模仿佩带环的乐器发出声音。
注释
- 醮毕(jiao bì):醮,指道士向神灵祈求福佑的一种宗教仪式。毕,终了、结束。醮毕,即醮活动结束时。
- 星斗(xīng dòu):天空中的星星和北斗七星。
- 彩韠(dié):五彩缤纷的旗帜,用于装饰或庆祝活动。
- 玉清:道教用语,指仙境、极乐世界。
- 修甍(méng):高耸的屋檐,这里指醮活动中搭建的高台或阁楼。
- 云弄影:云雾缭绕在高台上,形成美丽的影子。
- 一钩帘卷月输明:一扇帘子轻轻卷起,月光洒落在地面上。
- 灵香:指道教法事中使用的特殊香料。
- 钧天:古代神话传说中天的中央,这里指天上的世界。
- 松篁(huáng):松树和竹林。
- 佩环(pèi huán):古人佩戴的玉佩和环形饰品。
- 好风吹目断:形容风势很大,以至于视线都被吹得模糊了。
赏析
这首诗以醮毕作为主题,通过对醮毕作场景的细腻描绘和丰富想象,展现了醮毕作的庄重与神圣。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活动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