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去吾谁与,诸孙共此悲。
几经行役苦,还读寄来诗。
事要规摹立,宁忧寒饿为。
安知造物意,于尔不吾私。
诗句释义与赏析:
子去吾谁与:孩子离开后,我该如何是好?表达了一种无人陪伴的寂寞与无助。
注释: 子:指孩子。
赏析: 此处反映了诗人对孩子离去后的孤独和担忧,突出了失去亲人的哀伤。诸孙共此悲:孩子们也一同感受到这份悲伤。
注释: 诸孙:子孙后代。
赏析: 通过“诸孙”的提及,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子女的思念,同时也展现了家庭情感的连结和代际之间的情感传递。几经行役苦:多次经历旅途的艰辛。
注释: 行役:旅行或外出。
赏析: 此句揭示了诗人在宦游中的不易,反映了他对官场奔波生活的无奈与辛酸。还读寄来诗:读到你寄来的诗歌,让我感到安慰。
注释: 寄来:指收到别人的来信或诗作。
赏析: 尽管身处异地,但通过诗歌的传递,诗人感受到了家人的关心和慰藉,体现了家书的温情力量。事要规摹立:行事要有规矩才能立足。
注释: 规摹:遵循规范。
赏析: 这里诗人强调了遵守社会规则和道德的重要性,反映了其作为官员的社会责任感。宁忧寒饿为:宁愿忍受饥寒之苦也要保持尊严。
注释: 宁:宁愿。
赏析: 通过这句话,诗人展示了他对于个人原则和操守的坚持,即使面对生活困境也不放弃自我价值。安知造物意:又怎能知道天地万物的心意?
注释: 造物:自然界的创造者。
赏析: 此句表达了对自然规律和宇宙奥秘的深深敬畏,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哲学思考。于尔不吾私:因此我不会偏私偏爱你们。
注释: 于尔:你。
赏析: 最后一句表明诗人的公正无私,即使在面对家族成员时也不会有所偏颇,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