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非不久,淮地祗凋疏。
负贩资它郡,蒿莱塞旧闾。
近江犹若此,穷徼复何如。
可议轻征战,仍闻急转输。

注释:

  1. 初到舒州,指刚到达舒州。
  2. 承平非不久,淮地祗凋疏。承接上句,表示虽然承平的时间并不长,但淮地上的百姓已经凋敝了。
  3. 负贩资它郡,蒿莱塞旧闾。背负货物前往他乡,蒿草和芦苇填满了旧居的门。
  4. 近江犹若此,穷徼复何如?靠近江边的也是这样,边远地区又怎样呢?穷尽边界的情况如何?
  5. 可议轻征战,仍闻急转输。可以讨论是否应该轻易发动战争,还是继续听闻军粮的急速转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到达舒州的初体验时所写的,表达了他对当前局势的思考。
    首句“初到舒州”,直接点明了诗人抵达舒州的时间节点。接下来的四句,通过描绘淮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展现了他们所面临的困境。“承平非不久,淮地祗凋疏。”这句话表达了虽然国家暂时处于和平时期,但淮地上的百姓却已遭受了极大的苦难。这一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中间四句,诗人进一步探讨了自己对于战争的看法。“负贩资它郡,蒿莱塞旧闾。”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离开家乡,背井离乡去往他乡的情景。而他的故乡已经被荒草和野蒿所覆盖,昔日繁华的街区如今已荒凉不堪。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之情,也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最后两句,诗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可议轻征战,仍闻急转输。”他认为应该考虑是否应该轻易发动战争,而不是继续听到军队粮饷的急速转运。这里体现了诗人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以及对战争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初到舒州的体验进行描述,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关注和思考。同时,诗人通过对比淮地上百姓的生活与自己故乡的变化,更加突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