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落归云底,帆飞夕照间。
起予为白社,极目是西山。
芦雪新须鬓,枫丹昔面颜。
炊迟饿已惯,酒贵醉能悭。
这首诗是李白在豫章(今江西南昌)所作。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 棹落归云底:
- 棹,指船桨,是划船的工具。
- 归云底,意为船桨在云层之下划过。
- 这句描绘了船在水面上划动,仿佛穿越云端的景象,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 帆飞夕照间:
- 帆,指船帆。
- 夕照,指傍晚的阳光。
- 帆在晚霞映衬下飞驰,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
- 起予为白社:
- 起,动词,意为引起、触动。
- 予,我。
- 白社,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仙居住的地方。
- 这句表达了诗人被眼前美景所触动,产生了某种向往之情。
- 极目是西山:
- 极目,形容目光远望。
- 西山,指远处的山,也泛指西边的山脉。
- 这句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只见那连绵不断的西山。
- 芦雪新须鬓:
- 芦雪,指芦花飘落时的情景。
- 新须鬓,指新长出的头发。
- 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天气中,依然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这种自然的亲近感。
- 枫丹昔面颜:
- 枫丹,指红叶如丹的颜色。
- 面颜,指容颜、脸色。
- 这句描绘了诗人看到秋天的枫叶,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美丽容颜。
- 炊迟饿已惯:
- 炊,烹饪食物。
- 迟,慢。
- 这句表达了诗人由于生活艰苦,已经习惯了长时间的饥饿状态。
- 酒贵醉能悭:
- 酒贵,指酒价高。
- 醉能悭,意思是即使喝醉了也能节省开支。
- 这句表达了诗人虽然生活清苦,但仍然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即使在醉酒之后也能够节俭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豫章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棹落归云底”、“帆飞夕照间”、“极目是西山”等,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音乐美,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场景之中。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如“芦雪”、“枫丹”、“炊迟”、“酒贵”等,也富有深刻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