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喻工部,经今两暮春。
遥知磬湖上,不减浣花滨。
佳句能名世,浮云岂绊身。
为贪烟雨胜,聊复驾朱轮。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全诗通过描写画中的景色,赞美了喻叔奇的才华,并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深情厚意。前四句写画中的景物,后两句写画中人物。

“不见喻工部,经今两暮春”,是说在《双松图》上看不到喻叔奇的名字,已经过去了两个春天;“遥知磬湖上,不减浣花滨”,是说虽然不知道他在哪个地方,但知道一定在磐陀寺旁的磐陀坪,他那里的风景一定不比浣花溪畔差;“佳句能名世,浮云岂绊身”,是说喻叔奇的诗句能流传世间,就像天上飘浮的云彩,不会阻碍他的功名;“为贪烟雨胜,聊复驾朱轮”,是说因为喜欢这里的烟雨景色,所以想回来驾车回去,享受这种美景。

【答案】

示例一:这首诗是杜甫为友人喻叔奇的《双松图》所写的题画诗。首联写画中人与物;颔联写画中景,描绘出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卷;颈联写画中人,赞颂了喻叔奇的才情;尾联写画中人,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译文:

看不到你喻叔奇,已经过去两个春天了;知道你一定在磐陀坪上,那里的风景一定比浣花溪好;你的佳句能流芳百世,像天上飘浮的云彩,不会妨碍你的功名;因为你喜欢这里的烟雨景色,所以想回来驾车回去享受这种美景。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的前四句写画中的景物,后两句写画中人物。

“不见喻工部,经今两暮春。”意思是说在《双松图》上看不到喻叔奇的名字,已经过去了两个春天。这里既写出了诗人对画中所绘之人的仰慕之情,又表明了诗人因见不到画中人而感到遗憾的心情。“经今两暮春”,说明时间已经很长了。“两暮春”,即两年多,可见诗人和喻叔奇分别已久。

“遥知磬湖上,不减浣花滨。”意思是说虽然不知道他在哪个地方,但知道一定在磐陀寺旁的磐陀坪,他那里的风景一定不比浣花溪畔差。“磬”指磬石,磐陀寺旁的磐陀坪,有一座巨石形如磬石而得名,是蜀西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浣花”,指成都西南的浣花溪。浣花溪两岸有众多亭台楼阁,风景秀丽,是杜甫当年草堂故址所在的地方。诗人在这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佳句能名世,浮云岂绊身。”意思是说喻叔奇的诗句能流传世间,就像天上飘浮的云彩,不会阻碍他的功名。这里既称赞了喻叔奇的才华横溢、文名远扬,也表明自己虽远离京城却时时关注着友人的仕途升迁。这两句不仅表现出作者对喻叔奇的关心,更流露出作者对自己仕途的担忧和不安。

“为贪烟雨胜,聊复驾朱轮。”意思是说因为喜欢这里的烟雨景色,所以想回来驾车回去享受这种美景。“烟雨”,指细雨蒙蒙的景象。“朱轮”,用红色车饰装饰的车轴,这里代指高官显爵。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又表达了他对友人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