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接沅湘古,人留屈贾香。
政须烦胜士,时为发幽光。
贻我祛愁具,怀君待月章。
朦胧成少味,失喜见琳琅。
【注释】
次滕彦真韵三首 其一:第二首。次:写诗以应和。滕彦真,名不详,字子安,宋时诗人,与范仲淹有交游。沅湘古、屈贾香:沅水湘江是楚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指屈原和贾谊(屈原弟子),他们的名声远播,故称他们为“屈贾”。政须烦胜士:必须找一位才高学深的人。政:正;须:要;烦:麻烦;胜士:贤能之士。发幽光:启发人们思考。贻我祛愁具:给我解除忧愁的东西。祛:消除;贻:赠与。怀君待月章:怀念友人,期待他来共赏明月。怀:思念;君:对友人的尊称;待月章:等待月亮出现的时候。朦胧成少味,失喜见琳琅:朦朦眬眬中觉得有些味道,但失去了原有的欢乐而变得索然无味了。失喜见琳琅:失去欢乐而觉得美好的东西像珍宝一样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应友人滕彦真的邀请而作的,表达了作者对于友谊以及人生感慨的复杂感受,既有友情的温馨,又有人生的苦楚,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又有现实的无奈。
开头两句“地接沅湘古,人留屈贾香”,描绘了湖南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屈原和贾谊,既表现了地理环境的特点,又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屈原和贾谊都是楚国的才子,他们的名字代表了楚国的文化传统,因此在这里被称为“古”,表示他们的影响力之大,流传之久。
第三、四句“政须烦胜士,时为发幽光”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的感激之情。“政须”是必须的意思,“烦胜士”是麻烦那些才华出众的人,“幽光”是比喻性的说法,指智慧的光芒。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为了得到那些才智出众的朋友的帮助,必须请他们在适当的时机给予指导和启迪。
接下来两句“贻我祛愁具,怀君待月章”,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惜,同时也透露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贻我祛愁具”指的是赠送给作者一些能够去除忧愁的物品或方法,“怀君待月章”则是指期盼着在月色下与友人相聚共谈的情景。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希望借助好友的智慧来消除自己的忧愁,同时表达出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朦胧成少味,失喜见琳琅”,则是对前文的一种反思和总结。“朦胧成少味”是指模糊不清的感觉让人觉得有些失落,“失喜见琳琅”则是说原本应该感到快乐的事情现在却显得索然无味,甚至有点遗憾。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和人生的看法,即有时候过于追求清晰明确反而会导致失望,不如顺其自然地接受生活中的各种体验。
此诗通过描绘湖南的地理环境和古代文化传承,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深体悟,既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