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晓未止,疾风朝更颠。
茅飞疏我屋,禾偃病民田。
未可专时戾,多繇得地偏。
虽然岂无念,衣薄尚无绵。

明日雨不止风加甚,大雨晓未止,疾风朝更颠。

大雨在早上就已经下个不停,大风在白天也更加猛烈。

茅飞疏我屋,禾偃病民田。

茅草飞扬,把房屋吹得摇摇欲坠;庄稼倒下,百姓的田地受损。

未可专时戾,多繇得地偏。

这个时候,不宜专门追求名利和地位。因为很多徭役都在乡下,使得人们偏安于一隅。

虽然岂无念,衣薄尚无绵。

虽然如此,但想到衣服单薄还没有棉花来填充,心中还是有所思念。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前两句。这两句诗表达了杜甫对风雨无情、自然灾害频发的感慨。

“明日雨不止风加甚”,明天的雨水没有停止,大风更加猛烈。这里的“雨不止”和“风加甚”都是形容风雨持续不断的意思。杜甫用“明日”和“加甚”这样的时间状语和程度副词,表达了他对风雨的无奈和担忧。他担心这种恶劣的天气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困扰。

“大雨晓未止,疾风朝更颠。”大雨从清晨就已经开始下了,大风从早晨就开始了,到了中午更加猛烈。这里用了“晓”和“朝”两个时间状语,以及“未止”“更颠”等程度副词,进一步强调了风雨的猛烈程度。杜甫用“疾风”、“朝更颠”来形容风雨的速度和力量,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

“茅飞疏我屋,禾偃病民田。”茅草飞散,破坏了房屋;庄稼倒下,影响了田地。这里的“茅飞”、“禾偃”都是形容自然现象对人的生活的破坏。杜甫用“疏我屋”、“病民田”来形容风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表达了他对农民遭受自然灾害的同情。

“未可专时戾,多繇得地偏。”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只关注名利和地位。因为很多徭役都集中在乡下,使得人们只能在乡下谋生。这里的“不专时戾”和“得地偏”都是形容人们的处境。杜甫用“专时戾”和“得地偏”来形容人们的困境,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虽然岂无念,衣薄尚无绵。”尽管这样,我还是有些思念。因为衣服单薄还没有棉花来填充。这里的“岂无念”表达了杜甫对家人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即使身处困境,他也不忘家人。而“衣薄尚无绵”则是对自己的生活状况的一种描述,表达了他的无奈和辛酸。

这首诗通过描绘风雨交加的场景,表达了杜甫对自然灾害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他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风雨的猛烈、自然的危害以及人们的生活困境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同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