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宵还浏浏,乞晓更萧萧。
亟作溪头看,犹沾树杪飘。
田家比屋喜,沴气十分消。
我得扁舟去,江湖兴久摇。
注释:
六月十七夜出寺门骤有所闻疑水与风即而观之雨也对面而横骛焉已而倾注中夕复作明日犹未已赋诗三首与钦止斯远同之 其三
中宵还浏浏,乞晓更萧萧。
亟作溪头看,犹沾树杪飘。
田家比屋喜,沴气十分消。
我得扁舟去,江湖兴久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夜晚大雨的诗,诗人在寺庙外听到了雨声,怀疑是水和风造成的。他立刻走过去观看,发现原来是一场大雨。大雨从天而降,对面横飞。不久,大雨倾泻下来,到了晚上又发作起来。第二天仍然没有停止,于是写下了这三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首句“中宵还浏浏,乞晓更萧萧”,描绘了深夜时分,雨水淅沥而下,声音如同细雨般清新。第二句“亟作溪头看,犹沾树杪飘”,表达了诗人急忙赶到溪边去看雨的情景,只见雨水打在树枝上,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第三句“田家比屋喜,沴气十分消”,描述了田间的农民们因为这场大雨而感到高兴,因为雨水能够驱散瘴气,让庄稼更好地生长。第四句“我得扁舟去,江湖兴久摇”,表达了诗人决定离开这个地方,因为这场大雨让他感到非常高兴,也让江湖的水流变得湍急。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场大雨的景象,通过对比和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