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晓仅止,前山云未收。
陂田飞宿鹭,社木唤晴鸠。
云里浮图级,滩边贾客舟。
故知山可住,不觉利能谋。

【注释】

过水南甚早:过了水南,早晨很早。

夜雨晓仅止:夜里的雨在天亮时停歇了。

前山云未收:前面的山上云雾还未散尽。

陂田飞宿鹭:陂田上飞来的是宿鹭。宿鹭,即宿鹭鸟或称宿鹭鸶。

社木唤晴鸠:社树招引着晴日里的喜鹊。社木,指社树,即柘树,又名柘榆、柘柳。

云里浮图级:云中隐约可见佛像的台阶。

滩边贾客舟:河滩边上停泊着客船。贾客,商人。

故知山可住,不觉利能谋:所以知道山可以居住,而不知道利益能谋算人。

【赏析】

《过水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清晨时分雨停雾散的景色,表达出对自然美的欣赏之情。全诗以“过水南”开篇,点明地点,然后依次描写了晨间的雨停烟消、山峦云海的变幻、田间宿鹭的悠闲等景象,最后抒发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首句“过水南甚早”,点明了作者所居之处靠近河流,且清晨便开始活动。“过水南”表明诗人所处的位置靠近江水,可能是指江边。“早”字表明此时正值清晨时分,天气刚刚放晴,阳光透过云层照射下来,为大地带来了温暖的气息。

第二句“夜雨晓仅止”,描述了一夜的雨水在天亮时停止的景象。这句诗通过对“夜雨”和“晓”的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无常的感慨。“仅止”一词则暗示了雨势虽小但持续的时间不长,为下文的景色描写做好了铺垫。

第三句“前山云未收”,则是对前山云雾的描述。这里的“前山”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地附近的山脉或山丘。“云未收”意味着这些云雾在天刚亮时还没有完全消散,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种景象常常让人联想到仙境一般的地方,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第四句“陂田飞宿鹭”,则转向了农田中的一幕。“陂田”指的是池塘边的田地,这里可能是诗人所在的村庄附近。“宿鹭”是指栖息在田间的宿鹭鸟。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在清晨的阳光下,宿鹭在田间自由地飞翔,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第五句“社木唤晴鸠”,则转向了另一种景象:在村落附近的树木上栖息着几只喜鹊。“社木”可能是指某种与农耕活动相关的树木或者柘树。这句诗通过“唤晴鸠”三字,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仿佛那些喜鹊也在欢迎新的一天的到来。

第六句“云里浮图级”,则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轮廓。“云里”二字表明了寺庙所在之处的高耸入云之态,而“浮图级”则是指寺庙的楼阁部分。这句诗通过将寺庙的轮廓置于云端之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第七句“滩边贾客舟”,则是对江滩上商船的描述。“滩边”指明了船只停靠的位置,而“贾客”则是指从事贸易的商人。这句诗通过描绘江滩上的商船,表达了诗人对于商业活动的关注及其与自然美景之间的和谐共存。

第八句“故知山可住”,则是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他认为山可以居住,是因为山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这里的“住”字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居住,而是比喻山的自然美能够引人向往。

第九句“不觉利能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利主义的批判。他认为真正的利益并不是通过谋求得来的,而是应该自然而然地存在于生活中。这里的“利能谋”可以理解为谋取利益的行为,而“不觉”则表明了诗人对于这种行为的不屑一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淡然处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