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官堪底用,厚禄竟如何。
诗可传家集,名能继世科。
流风亲党竞,馀庆子孙多。
挽送归无策,凄凉谩拟歌。

【注释】

①俞克晦:即俞文简,字克己,宋高宗时进士。绍兴中知建康府,后知婺州。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任江东路提点刑狱,次年卒于官。②底:何,哪里;厚禄:重禄;③名能继世科:指功名可以传家,世代相传的科举制度。④流风亲党竞:指有影响的人物及其亲属门人争着仿效他。⑤馀庆子孙多:指家族繁衍后代众多。⑥挽送:挽留;归:指归去。⑦谩拟歌:徒劳地作诗。

【赏析】

这两首诗是诗人为他的亲戚和门生写的挽诗,表现了诗人对他们的深厚情谊,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腐败、世态炎凉的感慨。

其一:

好官堪底用,厚禄竟如何?

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好官”与“厚禄”的看法。他认为,一个好官并不在于拥有丰厚的俸禄,而在于能否为国家和百姓着想,为民造福。同时,他也意识到,在现实中,许多官员为了个人的私利,不惜贪污受贿,滥用职权,这种行为与他们所声称的“好官”的身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他对此表示了深深的忧虑和谴责。

其二:

诗可传家集,名能继世科。

此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诗歌艺术传承的重视。他认为,诗歌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能够流传千古,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因此,他希望他的诗作能够被后人传颂,成为家族文化的一部分,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三:

流风亲党竞,馀庆子孙多。

此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亲友门生的影响和成就的认可。他认为,他们的家族成员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了社会的楷模。这种优秀的传统和风范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以激励后人奋发向上。

其四:

挽送归无策,凄凉谩拟歌。

此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和无奈之情。尽管他已经尽力挽留,但最终还是无法让他们回到自己的身边。面对这样的现实,他感到十分悲伤和无助,只能徒劳地作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内涵深刻。它既表达了对官场腐败现象的不满和担忧,也体现了对亲友门生的深情厚谊和对他们未来的祝愿。同时,它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