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枕厌蝇声,昏蝉复乱鸣。
耳根喧自合,心地寂常生。
习气存诗句,平生爱月明。
钟情在我辈,安得到无情。

夜月

晓枕厌蝇声,昏蝉复乱鸣。

译文:早晨的枕头上讨厌了苍蝇的声音,黄昏时蝉又乱叫不停。

注解:厌:讨厌、厌烦;鸣:叫,这里指蝉的叫声。蝉,一种昆虫,生活在树上,常在晚上发出凄惨的鸣声。

注释:钟情:钟爱、倾心。

赏析: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对苍蝇和蝉的厌恶。“晓枕”点明时间是拂晓,“厌”字写出了诗人被这些讨厌的声音扰得难以入睡,从而表现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细节的不满。“昏蝉复乱鸣”,描绘出诗人对蝉声烦扰的心境。

夜月
耳根喧自合,心地寂常生。
译文:耳朵被嘈杂声干扰,心灵却能保持宁静。
注解:合:指受干扰而无法集中注意力或心神不宁。寂:寂静无声。
注释:常生:常常产生。
注释:此句表达作者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外界环境的嘈杂形成鲜明对比。
赏析:第三句“耳根喧自合”,用反衬的手法,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诗人通过听觉感受到周围的喧闹声音,但并没有因此影响自己的情绪。相反,他的心灵反而因这些吵闹声而变得更加宁静。这种对比更凸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夜月
习气存诗句,平生爱月明。
译文:诗歌中经常蕴含着一些习惯,我一生都热爱明亮的月光。
注释:习气:习惯。存:蕴藏、包含。诗句:诗歌中的语句。习气:指诗歌中常见的某些主题或元素。平生:一生的时间跨度。月明:明亮的月光。
注释: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赏析:第四句“习气存诗句”,诗人通过对诗歌中常见元素的引用,表达了他对诗歌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源于他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人认为,他的诗歌中包含了许多宝贵的元素和主题,这些都是他一生所珍视并乐于传承的。

夜月
钟情在我辈,安得到无情。
译文:我们这一代的人,对美好的事物充满钟爱,怎么能期望那些没有感情、冷漠无情的人呢?
注释:钟情:深深地喜爱。在我辈:指我们所在这个时代的人。安得到:怎么能得到、如何能够做到……。无情:冷漠无情。
注释: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他对时代人的批评和期待。他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中,有很多人对美好的事物缺乏应有的热情和欣赏能力。因此,他呼吁我们这一代的人要更加珍惜和热爱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不要轻易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探索。同时,他也提醒我们,不要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得冷漠无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