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自谁人种,梅从何代栽。
腹空雷有击,根古土无培。
要是百年物,曾经几客来。
直哉虽见录,清矣可遗材。
解析和赏析:
诗句解读:
- “分界铺爱直驿张安国因杉制名而驿之前有老梅一株”
- “分界铺”可能是某个地名,与张安国相关。
- “爱直驿”可能是指驿道旁的一个驿站,张安国在这里取了名为“杉”,并以此命名其地。
- “老梅一株”描述了驿道旁的一棵老梅树。
- “杉自谁人种,梅从何代栽”
-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种植这些树木者的好奇或赞美,可能指的是张安国或其他人。
- “腹空雷有击,根古土无培”
- 这里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树木根部虽然深且坚固,但缺乏必要的水分和养分。
- “要是百年物,曾经几客来”
- 强调树木是经过长时间生长形成的,并可能接待过多次旅客。
- “直哉虽见录,清矣可遗材”
- “直哉”可能指正直、正直的行为,而“清矣”则形容其清白、高洁。
- 这句诗可能在赞赏张安国的正直和清白,以及他的树木因其品质而被记录。
关键词注释及翻译:
- “分界铺爱直驿张安国因杉制名”: “分界铺” - 地名;”爱直驿” - 一个驿道旁的驿站;”杉” - 张安国因为树木而得名。
- “杉自谁人种?梅从何代栽?”: 询问杉树和梅花的种植者和栽植年代。
- “腹空雷有击,根古土无培”: 比喻树木根部虽坚固,却缺乏滋养。
- “要是百年物,曾几客来”: 强调树木历经百年仍能存在,并且可能接待过许多游客。
- “直哉虽见录,清矣可遗材”: 赞扬张安国正直的品质和他的树木因其纯洁无瑕而值得被记载。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方式,展现了张安国对自然景观的珍视和尊重。通过对驿道旁老梅树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以及对其历史和故事的兴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物人格化,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同时,诗中的一些意象如“腹空雷有击”、“根古土无培”,也反映了诗人深刻的哲理思考,即事物虽然坚强但不一定能长久,而只有那些纯洁无瑕的东西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