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契繇先世,言交自乃翁。
俱成落湖外,每恨隔湘中。
得见无几见,愿同终罕同。
如闻工赋好,无或嗜诗穷。

【注释】

①论契:论交,结伴而游。繇先世:繇,古地名;先世,指先人或前辈。 ②言交:交好。自乃翁:从你父亲(或祖父)开始。 ③俱成落湖外:都沦落在江湖之外。 ④每:常常;恨:悲叹。 ⑤得见无几见:见面的机会很少。 ⑥愿同终罕同:希望和谁共同终老? ⑦如闻:好像听说。 ⑧工赋:擅长写诗歌。

【赏析】

这首诗作于清咸丰元年(1851)春,诗人沈善昌赴湖南任知县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状况。

首联:“论契繇先世,言交自乃翁。”

上句“论契”表明了与沈善昌有深厚的交往,下句“繇先世”则说明这种交往是有着渊源关系的,从先祖辈起就已经开始了;下句“言交”则是说他们之间的交往是从你的父亲(或你的祖父)开始的。

颔联:“俱成落湖外,每恨隔湘中。”

这两句是说,虽然我们有着如此深厚的情谊,但如今却沦落到只能生活在江湖之外,彼此之间不能相见,这让我感到非常遗憾。这里的“湖外”指的是远离家乡的地方,“湘中”则是指湖南。

颈联:“得见无几见,愿同终罕同。”

这是表达诗人对与友人相聚的愿望。他希望能够有机会见到你,与你共同度过一生。这里的“罕同”可以理解为“难得相见”,也可以理解为“难以共度晚年”。

尾联:“如闻工赋好,无或嗜诗穷。”

这是诗人对于你诗歌才华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你的生活状况的关切。他认为你是一位擅长写诗的人,希望你的生活能够过得更好。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并担心因为过度追求诗歌创作而陷入困境。

整首诗通过描绘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关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