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非丝素白,颜是酒争红。
献瑞吾无与,哦诗且课功。
要携藜杖出,安得冻泥通。
事已空梁苑,公今亦醉翁。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鬓非丝素白,颜是酒争红”的意思是:我的鬓发不是因白了而变白的,是因为饮酒而使脸色像酒一样红润。这句诗运用对比的手法,将“白发”与“酒红”对比,表现了诗人不老的精神风貌。颔联两句中,“簪”、“冠”都是古代戴在头上的东西,这里泛指帽子,“簪”是古代贵族男子束在头发上的一种玉制饰物,“冠”是古代汉族男子戴的帽子。“簪”字下句中的“簪”“冠”都是古代戴在头上的东西,这里泛指帽子。
颈联两句的意思是说:献上吉祥的瑞兆我没有能力参与,吟咏诗文来考核功劳。这是说自己虽然有才学但无机会施展。这两句以“献瑞吾无与”自谦,以“哦诗且课功”自勉,表现出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课功”就是“课功业”,即考绩之意。
尾联两句的意思是说:要想带着藜杖出城郊去赏雪,哪里会有冻硬的泥土可以通行?现在的事情已经如同梁苑一样空荡无物,公今也是醉翁了。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要携藜杖出”表明诗人想出去欣赏雪景的愿望;“安得冻泥通”表达了诗人无法实现的愿望。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处境,用典含蓄地写出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赏析:
此诗首二句为倒句,先写自己的头发不是白色的,而是像酒一样红润饱满的样子,这是以白发衬红颜,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不老的风采。接着写自己的容颜不是像簪、冠那样苍白无力的,而是像酒一样红润饱满的样子,这是以容颜衬白发。颔联两句用“簪”“冠”都是古代戴在头上的东西,这里泛指帽子,“簪”是古代贵族男子束在头发上的一种玉制饰物,“冠”是古代汉族男子戴的帽子,表现了诗人不老的精神风貌。颈联两句意思是说:我虽然没有献上吉祥的瑞兆,但吟咏诗文来考核功劳还是可以做得到的。这是说自己虽然有才学但无机会施展。这两句以“献瑞吾无与”自谦,以“哦诗且课功”自勉,表现出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尾联两句意思是说:想要带着藜杖出城郊去赏雪,哪里会有冻硬的泥土可以通行呢?现在的事情已经如同空的梁苑一样空荡无物,公今也是醉翁(陶渊明自号)了,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这首诗前两联通过“鬓非丝素白”与“颜是酒争红”两个形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不老的精神风貌;后两联则以“课功”自勉,以“空梁苑”自伤,以“醉翁”自喻,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答案】
次韵签判丈喜雪二首 其二
鬓非丝素白,颜是酒争红。
献瑞吾无与,哦诗且课功。
要携藜杖出,安得冻泥通。
公今亦醉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