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险绝类中巴,东望悲凉底是家。
渺渺春风限啼鴂,悠悠落日送归鸦。
室盈幼稚为腰折,腹有诗书宜气华。
两日不亲颜色好,出门还恐滞泥沙。
【注释】
西行险绝类中巴:西出阳关,路险难行。
东望悲凉底是家:指长安,长安在长安县,属京兆尹管辖。
室盈幼稚为腰折:指家中有幼童,使父亲忧虑,以致身体消瘦。
腹有诗书宜气华:指腹中有诗书,气质高尚。
两日不亲颜色好:形容久别重逢时,欢聚一堂的喜悦心情。
出门还恐滞泥沙:意思是说,自己出门在外,担心被泥污污染。
【赏析】
这首七律写于公元824年(唐文宗开成三年)秋,作者因受谗毁,被贬为辰州(今湖南湘西自治州)司马。诗题“酬在伯再用”表明诗人与在伯用有书信往还。
前两句写旅途的艰难与思乡之情,首句写行程险阻,次句写远客思归。“西行”“东望”对举,以“险绝”与“悲凉”相映衬,突出边地荒凉之状。“西行”是实写,“东望”是虚写,以见其情之深、之苦。
后两句写自己的抱负及忧民之心。首句写自己虽无大志,但胸中自有豪情壮志;次句写自己虽无诗书,却有一颗高洁正直的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仕途坎坷,但却不改其志向和操守,仍保持着高尚的情操。最后两句写久别重逢的喜悦。首句写久别重逢,相见甚欢;次句写分别时依依不舍,担心再次分离,流露出对友人的依恋之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平易通俗,情感真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