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于今几故家,要寻遗事渺难涯。
虚名可愧铁炉冒,实美当知丙穴嘉。
柱后惠文余故窘,伍符尺籍子无嗟。
神仙也说多官府,何物蜂房亦趁衙。

这首诗由苏轼所作,是一首七言律诗。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1. “子畅 尉曹用赠沅陵韵作诗见示亦用韵奉酬”
  • “子畅”可能是指某位名叫子畅的人,可能是一位朋友或同僚。
  • “尉曹”指的是地方官,这里可能是指某位地方官员。
  • “用赠沅陵韵”表示是用沅陵的诗歌韵脚进行创作。
  • “作诗见示”意味着对方写了一首诗给诗人看。
  • “亦用韵奉酬”表示诗人也使用相同的韵脚来回应对方的诗。
  1. “元祐于今几故家,要寻遗事渺难涯”
  • “元祐”指宋代的元祐年间(公元1086年至1093年)。
  • “于今几故家”意味着从现在算起,已经有多少年了,这里的“故家”可能指的是历史悠久的家庭或者家族。
  • “要寻遗事渺难涯”表达了寻找过去事情的愿望和难度,暗示着历史的深远和遗忘的痛苦。
  1. “虚名可愧铁炉冒,实美当知丙穴嘉”
  • “虚名”指虚假的名誉,“可愧”意味着感到惭愧。
  • “铁炉冒”是一个比喻,意指虚名如同铁炉中的烟一样,无法持久且容易消失。
  • “实美”指真实的美好,“当知”表示应该知道。
  • “丙穴嘉”指的是珍贵的事物或人物,丙为天干之一,穴代表洞穴,这里可能是指珍贵的地方或人物。
  1. “柱后惠文余故窘,伍符尺籍子无嗟”
  • “柱后”指的是在柱子后面的,这里可能是指书卷、书籍之类的东西。
  • “惠文”可能是作者自谦之词,也可能是指古代的惠文君,即战国时期的魏惠王。
  • “余故窘”表明自己曾经困顿或不如意,这里可能是指过去的困境或挫折。
  • “伍符尺籍子无嗟”意为即使有伍符(一种古代的兵符)这样的权威文件,也没有人能够轻易地责难你。这里的“嗟”与“嗟乎”相似,都有叹息的意思。
  1. “神仙也说多官府,何物蜂房亦趁衙”
  • “神仙”在这里可能是指那些超然物外的人或事物。
  • “多官府”意味着有许多衙门或官府的存在。
  • “何物蜂房亦趁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形容那些像蜂巢一样杂乱的事物也来争夺这些权力中心的位置。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思考。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个人经历的描述,诗人展现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通过对虚名和真才实学的对比,诗人也传达了对真实价值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