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我山中未一年,两回题子送行篇。
况今客路飞红叶,不比春风啼杜鹃。
东阁翘材嗟久阔,长沙夜席已喧传。
子行历聘应兄问,并谢江东有二天。
【注释】
①谒赵叔:拜见赵叔。叔遂,字叔遂,唐代人,有《秋夜听筝诗》等作品。余干,县名。池阳,即池阳城,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庐陵,地名。二周先生:指两位姓周的文人。长句送行篇:长句是古体诗的一种形式,这里指送别诗;题子,指赠送给儿子的作品;谢江东有二天:指谢安、谢玄父子二人。江东,泛指江流之东,此处指谢家。
②“况今”五句:意思是说,现在正值秋风萧瑟时节,红叶飞落,而杜鹃声声啼叫,比那春风中鸟儿的叫声更凄凉。
③东阁:指东阁学士。嗟久阔:叹息长久地离别。长沙夜席:指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李白与友人王十一同游洞庭湖,登岳阳楼,作诗赠别,王十一离去后,李白又写此诗相赠。喧传:传说,流传。
④“子行”八句:意思是说,您这次出外做官,应该先问一问兄长,并感谢江东的两位贤才。历聘:多次出使。谢江东:感谢江东地区的贤士。谢安、谢玄父子:指谢安和谢玄。谢安,东晋政治家、文学家,字安石;谢玄,他的儿子,字幼安,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们父子两人都位高权重,为人正直,为官清廉。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点出送别的时间和地点,次联写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第三联用典抒发了诗人的惜别之情,末联祝愿友人一路平安并感激江东的贤才。全诗语言朴实流畅自然,风格清新明快。
全诗分为四节,第一节写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心,第二节写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惜别之情,第三节写诗人以典喻情的表达,第四节写诗人对友人的期望。
第一联“归我山中未一年”,是说自己回到山中还没有一年。这里“归我山中”是指隐居山中的岁月,“未一年”是指从离开朝廷到现在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两回题子送行篇”的意思是说,已经两次写诗来送行了。“题子”就是题诗。“长句”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一般用来赠别。“子行历聘应兄问”,是说你这次出使在外,要经历许多地方,所以我要写诗给你表示我的心意。“并谢江东有二天”,是说同时感谢江东有两位贤才。这里的“二天”指的是谢安、谢玄父子。
第二联“况今客路飞红叶”,是说现在正是秋天,落叶飘零。“不比春风啼杜鹃”,是说杜鹃鸟的叫声虽然哀怨凄切,但并不像秋天那样凄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所处环境的描写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
第三联“东阁翘材嗟久阔,长沙夜席已喧传”,意思是说东阁里那些才华出众的人因为长期被闲置不用而感到遗憾。而长沙宴会上已经有人谈论起这件事了。这里的“东阁”指的是东阁学士院,是唐朝皇帝设置的一个机构,专门负责起草诏书和命令等文书。“长句”是古代一种诗歌形式,这里指送别诗。“嗟久阔”是感叹长时间不被任用。“喧传”是传说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离京的同情以及对朝廷用人不当的不满情绪。
第四联“子行历聘应兄问”,是说您这次出使在外,一定经过了许多地方。“并谢江东有二天”,是说同时感谢您江东地区的贤才。这里的“兄问”指的是兄长所提的问题或要求,“应”是答应的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出使任务的关心和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深厚,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