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月以秋中过,今岁凉因闰故迟。
渴想话言思亟见,暑侵鞍马敢云疲。
曾闻遗俗有存者,岂若吾身亲见之。
少不如人今老矣,朝闻夕死庶几为。
赵蕃《呈衡州使君先生二首 其一》赏析
赵蕃,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谥文节。他是一位具有卓越文学成就的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与人文关怀。
《呈衡州使君先生二首 其一》是宋代著名学者赵蕃的代表作之一,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衡州使君先生的敬仰之情。
第一句“当年月以秋中过,今岁凉因闰故迟。”描述了时间的变迁,从“当年”到“今岁”,展现了岁月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同时,“秋中”与“凉因闰故迟”也巧妙地表达了由于闰月的影响,今年的秋天到来得稍微晚一些。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推移带来的影响。
接下来的诗句“渴想话言思亟见,暑侵鞍马敢云疲。”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与先生相见的迫切期待。这里的“渴想”和“思亟见”展现了作者对交流的渴望和对见面的急迫心情。而“暑侵鞍马敢云疲”则反映了实际的困难,作者虽然急切想要见到先生,但由于天气炎热,身体疲惫,只能勉强支撑。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赵蕃在与先生相聚前的复杂心情。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叙述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赵蕃作为一位学者的深厚学识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经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际交往的真挚情感的表达,使得这首诗成为了赵蕃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呈衡州使君先生二首 其一》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更是一篇饱含深情的人文佳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价值,为我们展示了赵蕃作为一名伟大学者的风采,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应当珍惜并追求那些能够触动心灵、提升精神境界的美好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