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家不复见中州,插架闻君似邺侯。
往事谁能论牛李,旧书聊欲借穷愁。
薰莸政自难同器,泾渭悬知卒异流。
何事古今朋党祸,力争终以杀身酬。

【注释】

孟夏:指五月。

陈子高:即陈师道,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季承:陈师道的弟弟陈襄,字季通,号东阳先生。

兴化集:陈襄的文集。

【译文】

故家不复见中州,插架闻君似邺侯。

往事谁能论牛李,旧书聊欲借穷愁。

薰莸政自难同器,泾渭悬知卒异流。

何事古今朋党祸,力争终以杀身酬。

赏析:

这首诗是陈师道为他的兄长陈季承写的一首赠诗。陈襄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一生坎坷,屡试不中,官至朝奉郎、秘书省校书郎。陈襄与陈师道兄弟情深,陈师道在《寄季承》诗中有“一尊同醉乐,万里共心期”之句,可见二人情谊甚笃。这首诗是他在任兴化军节度副使时所作,当时他正遭受贬谪之忧。

【原文】

故家不复见中州,插架闻君似邺侯。

往事谁能论牛李,旧书聊欲借穷愁。

薰莸政自难同器,泾渭悬知卒异流。

何事古今朋党祸,力争终以杀身酬。

【注释】

故家:旧居。中州:洛阳,古称河南府。

插架:书架。

邺侯:指司马懿。

牛李:唐人李德裕、李绅并称“牛李党”,此处泛指党派之争。

薰莸:两种香草,薰草可薰衣,莸草可焚毁衣物,比喻善恶不同质的事物难以共存。

泾渭:两条水道名,古代用以区分泾河水和渭河水的界限。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陈襄因遭谗言被贬而来到兴化军任节度副使,陈师道为此写了这首诗。全诗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闷心情。

【原文】

薰莸政自难同器,泾渭悬知卒异流。

【注释】

薰莸:两种香草,薰草可薰衣,莸草可焚毁衣物,比喻善恶不同质的事物难以共存。

政自:自然地。

泾渭:两条水道名,古代用以区分泾河水和渭河水的界限。这里比喻君子和小人的分别。

【赏析】

此二句是说:薰和莸虽然都是香草,但气味却不一样;君子和小人就像泾河和渭河一样有区别。诗人用这两个事物来比喻君子和小人的分别,表达了自己对于小人的厌恶之情。

【原文】

何事古今朋党祸,力争终以杀身酬。

【注释】

朋党:朋比结党。

争:力争。

杀身:牺牲生命。《左传》:“郑伯将死,遗命与其大夫之良者……我死,则乃立少者焉。”

【赏析】

此二句是说:为什么古今都会出现朋比结党的祸害?为了正义的事业,人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小人的鄙视,以及为了正义事业不惜牺牲生命的坚定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