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到真成罢送迎,顾于禽鸟未忘情。
雨边鸠妇离群去,烟里竹鸡相应鸣。
肯对子规愁百草,愿令反舌遂无声。
支颐独爱提壶语,似念田间有饷耕。
【注释】
签判:官名,宋代的低级官员。曾文清公:指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曾巩。蕃:诗人自称。蕃谨,即蕃某谨。长句:指诗作有较长篇幅。蕃(fān):诗人的字。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友人来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欢迎与感谢。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也体现了文人之间的友好情谊。
首联“客到真成罢送迎”,意思是说,客人的到来让我放下了应酬之事,可以真正地欣赏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顾于禽鸟未忘情”,意思是说,虽然我已经放下了应酬之事,但我仍然关注着周围的鸟儿,它们依然充满生机和活力,让人感到愉悦和舒适。这句诗以禽鸟之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关注和喜爱之情。
颔联“雨边鸠妇离群去,烟里竹鸡相应鸣”,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自然风景图。“雨边”指的是雨水滋润过的山野之地,“烟里”则是指云雾缭绕的山林之中。这两句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雨后山林的景象。其中,“鸠妇”指的是山间常见的鸟类——布谷鸟;“竹鸡”则是山林中的另一种鸟类——山鹧鸪。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这两种鸟儿的生活习性,展现了山林中自然生态的美妙与和谐。
颈联“肯对子规愁百草,愿令反舌遂无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物生活状态的观察和思考。“子规”是一种杜鹃鸟,常常发出哀婉的鸣叫声,象征着离别与思念之情;“反舌”则是一种鸟类,其叫声清脆悠扬,常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声音或情感。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这两种鸟类的生活习性,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物生活状态的思考和感慨。
尾联“支颐独爱提壶语,似念田间有饷耕”,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场景。“支颐”指的是双手托住下巴的姿势,常用来形容沉思或深思的样子;“提壶”则是指提着酒壶的动作,常用来形容悠闲自得的状态。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这一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敬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状态的追求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