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岖千万山,踏破青鞋底。
何似引章泉,同耕老兄弟。
【注释】
重:再一次,指多次。
深:深深地。
何似:如何像。
引章泉:指唐玄宗时,章仇兼琼任剑南太守。章仇兼琼到任后,在蜀中开凿石犀(用石头雕刻的犀牛)以镇压水患,并凿井引水灌溉良田,与当地农民同耕,深受百姓欢迎,故称“章仇井”。
【赏析】
此诗写重阳节登高远眺的情景,抒发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慨。
“崎岖千万山,踏破青鞋底。”首句点明题旨。诗人面对重重山峦,历尽千辛万苦,攀上高峰,放眼四野,只见层层叠叠的群山,连绵起伏,延绵不断,令人心旷神怡。这两句是实景描绘,也是虚景渲染。诗人登上高处,俯视四周,脚下的山路曲折蜿蜒,崎岖不平,仿佛是一条长长的青草鞋底。诗人之所以要“踏破青鞋底”,是因为他要攀越千山万岭,才能看到那遥远的故乡。这句中,“千万”形容“山”之多,“千山”形容“路”之难行,“踏破”表现诗人攀登的高度和路程之艰险。诗人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何似引章泉,同耕老兄弟。”“引章泉”,即引章泉井,据《旧唐书》载:玄宗幸蜀,章仇兼琼为剑南节度使,开凿石犀以镇水患;并凿井引水,与民同耕。这里比喻诗人与友人共同致力于国家大业,如同章仇兼琼那样为百姓造福。
“何似”,意为怎样比得上。“同耕老兄弟”,指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们何必一定要等到自己功成名就,再去为百姓造福呢?只要我们像章仇兼琼那样有志气、有决心,去为百姓造福,同样可以受到人民的爱戴和尊敬,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阳节登高远眺时所创作的。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攀登山峰的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立志为国家、为民造福的决心和信念。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