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三日鄱阳路,每向居民说岁年。
荞麦吐花胜宿麦,山田小旱熟湖田。
注释:我走了三天的鄱阳路,每次经过居民时都向他们询问一年的收成。
荞麦开花比宿麦还要茂盛,山田小旱而湖田却熟透。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和农民生活状态的作品。首句“投王饶州日勤四首其二”中的“王饶州”指的是作者的朋友王元之,他当时担任饶州知州。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心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农民的生活状态。
诗的前两句“我行三日鄱阳路,每向居民说岁年”,描述了作者在鄱阳路上行走了三天,每到一处都会向当地居民询问一年的收成。这里的“鄱阳路”指的是江西的鄱阳县附近的地区,是江南水乡的一部分。诗人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也感受到了他们的艰辛。这种交流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更是为了传达自己的关心和同情。
后两句“荞麦吐花胜宿麦,山田小旱熟湖田”,则进一步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农田景象。诗人观察到,虽然山田遭受小旱,但湖田却因为水位较高、湿度较大而更加成熟。这里的“荞麦吐花胜宿麦”意味着荞麦开花的情况比宿麦还要旺盛,说明当地农民们仍然坚持耕作,期待着丰收。而“山田小旱熟湖田”则暗示了尽管面临旱情,但农民们还是能够通过调整农业技术来应对挑战,确保作物的成熟。
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描述江南水乡的农田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和对自然条件的适应能力的认可。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独特的文化风貌,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美丽的土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