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上危亭欲细看,忽惊风雨暗江干。
此身不作蛮州鬼,犹拟扶筇再倚栏。

【注释】清虚亭:位于今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建于宋代。危亭:高高的亭子。细看:仔细观看。忽:忽然。风雨暗江干:指风雨交加,天色昏暗。此身不作蛮州鬼:我不做蛮州的鬼。作蛮州鬼:成为蛮人州郡的鬼。犹拟扶筇再倚栏:还想扶着筇杖再次倚靠在栏杆上。筇:竹制的手杖。

【赏析】《登清虚亭》,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诗作。这首诗以“登”字为线索,将诗人登高远望、览胜抒情的情感贯穿始终,结构紧凑,一气呵成。首联写登山观景,颔联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慨,颈联表现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不屈精神,尾联抒发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和关注。全诗语言凝练,意境高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登高远望,俯瞰江面,只见风雨骤至,江水昏暗,令人心惊。这一句是说,在登上了清虚亭之后,诗人放眼四望,只见风雨交加,江水昏暗,心中不禁惊骇不安。然而,诗人并未被风雨所吓倒,反而激发了他内心的豪情壮志。

“此身不作蛮州鬼”,是说诗人决心不做蛮州之鬼,即不屈于异族统治者的统治,保持自己的尊严和自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他决心要做国家的栋梁之材,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同时,他也要保持自己的民族尊严和自由,不屈服于异族统治者的统治。这种信念和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犹拟扶筇再倚栏”,是说诗人仍然想扶着筇杖再次倚靠在栏杆上,继续观赏美景,抒发情怀。这句诗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不屈精神,也显示了他的豁达胸怀和乐观态度。他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并没有满足于此;相反,他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