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政自人间世,山故苍苍水故流。
不是幔亭张席地,卒然风雨卷山头。
【注释】
桃源:指陶渊明在南山隐居时所居住的地方。政:实。幔亭:张骞之误。张骞曾出使大宛,见汉使从长安来,以为天子使者,故称天子使者为“幕亭”。此借指山中。张席地:指在山中搭起帐篷。卒然:猝然。卷:风卷动。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隐居山中之时,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清丽高远。
开头两句写山中景色。首句说桃花源就在眼前,是人间世。次句说青山苍苍,流水潺潺。“山故苍苍”“水故流”,既写出了山的青翠和水的清澈,又点出了山的古老和水的悠久。“政”字用得非常巧妙,它不仅写出了桃花源的实在,而且把作者与桃花源联系起来,暗含了作者对桃源生活的向往。
三、四句写风雨来临的情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如果不是像张骞那样到大漠去开辟丝路而偶然来到桃花源这个地方的话,那么突然而来的风雨就会把山上的树木刮走。这两句诗既是对桃花源美景的夸张描绘,又是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的曲折表露,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全诗以桃花源为背景,通过对山中景物和天气变化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