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非时乃祸口,那无荒更同疾徐。
信知南来事总异,不但斯人难并居。

【注释】1.司晨:司,主持。司晨是古代的一种官职,掌管黎明报时。2.南来:指南方的客人。3.斯人:这里的人。

【赏析】此诗为送别友人之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南来所遭遇的不幸的深切同情和忧虑。全诗一气呵成,语言简练流畅,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首联写诗人送别南客的情景。起句“鸡鸣非时乃祸口”,意谓鸡鸣报晓,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南客却偏偏在这个时候到来,这就难怪要成为灾祸的根源了。“祸口”与“夜鸣”相呼应,表明了诗人对南客的到来感到不快的原因。

颔联写诗人对南客的担忧之情。“那无荒更同疾徐?”意思是说,你来到这里,一定没有遇到什么荒年吧?“荒年”在这里指的是天灾,而“疾徐”则是对天气变化的描绘。“同疾徐”三字既表明了诗人对南客的关心之情,同时也暗含了他对时局动荡不安的担忧。

颈联写诗人对南客的同情之意。“信知南来事总异,不但斯人难并居。”这两句是对南客的安慰之辞。意思是说,你既然来到南方,就应该了解到那里的风土人情与我们这里大不相同;而且我们这些朋友相聚在一起的日子也是屈指可数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在一起的时光。这里的“信知”二字,既是对南客的回答,也是诗人自己内心的感受。

尾联写诗人对南客的期望之词。“不但斯人难并居”,既是对南客的劝勉,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期许。诗人希望南客能够适应新的环境,过上安定的生活;同时他也在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再次与友人相聚。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实则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在送别之际,诗人既表现出对南客的关心之情,也透露出对时局动荡不安的忧虑之心。全诗一气呵成,语言简练流畅,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