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悲秋殆我欺,江南摇落定何时。
不因枫树颜如渥,松柏连林漫莫知。

【注释】

宋玉悲秋:宋玉的悲秋,指宋玉在《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句。

江南摇落:即“江左摇落”,指江左地区(即长江下游地区)秋天落叶的景象。

颜如渥:形容枫叶的颜色红得像酒一样,渥是指酒色深浓。

松柏连林:指松树和柏树长成森林。

漫莫知:漫是漫无边际的意思,莫是莫可测度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诗,通过描写晚秋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时序易逝、人生短暂之感。全诗以“悲秋”为线索,抒发了作者对于自然景物变化无常、时光飞逝的人生感慨。

首句“宋玉悲秋殆我欺”,以宋玉的悲秋比喻自己的感伤,暗示着诗人对于时间流逝、青春不再的感叹。宋玉是楚国著名的辞赋家,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岁月变迁、人生短暂的感慨。因此,这里的“悲秋”并非单纯的季节变换,而是包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时光无情的感慨。

次句“江南摇落定何时”,诗人将视角转向了江南地区的秋天景象。“摇落”一词用来形容树叶飘落的景象,同时也暗指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诗人不禁问:这江南的秋天何时才能结束?这里既表达了对季节更迭的无奈,也隐含了对生命有限性的感慨。

第三句“不因枫树颜如渥”,诗人转而观察周围的自然景观,特别是枫树的颜色。这里的“颜如渥”形容枫叶颜色鲜艳如同酒液一般深沉,暗示着秋季的成熟与收获。然而,这种色彩的绚烂并不能让诗人忘却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

末句“松柏连林漫莫知”,诗人的视线再次转移,聚焦于那些苍劲挺拔的松柏。松柏虽然四季常青,但它们的存在却无法让人知晓它们的寿命长短。这里,诗人以松柏为例,表达了对生命永恒价值的怀疑,以及对时光飞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晚秋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深深感慨。诗人通过对宋玉悲秋、江南摇落等意象的运用,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形成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境界。同时,诗中的“颜如渥”、“漫莫知”等词语也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韵味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